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26(2002)02-0176-008 作为“现代性”问题在文学范畴内的折射,文学的“现代性”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 界关注的核心命题。但是,以往我们在谈论“现代性”问题的时候,常常把目光放到一 些现成的文学作品上,往往更多地侧重于文学主题的演变、新型人物的出现以及叙事方 式、抒情方式的嬗变等方面;而“现代文学”如何诞生的文学运行机制、文学传播途径 等则总是被忽略的。事实上,文学运行机制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近乎透明 的媒质;相反,出版社的商业操作谋略、编辑者的立场与趣味、刊物的栏目设置与导向 、读者的定位与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的特有面貌。 在整个文学运行机制中,“编辑”作为投资方、出版方、读者市场等力量的集中体现 ,与“刊物”以及“刊物”上的文学作品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而当我们考察文学“现代 性”问题的时候,“编辑”显然就成为把握文学现代性脉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而 那些顶着“现代文学期刊”桂冠的20世纪中国早期刊物——比如说被誉为第一个现代纯 文学刊物的《小说月报》(1921年后)——的编辑,无疑就更吸引我们的关注目光。 作为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的第一任主编,沈雁冰开风气之先,基本奠定了后来《小 说月报》的基本格局,而且也基本上设定了《小说月报》后来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文学 期刊”的一系列特性。沈雁冰作为刊物“现代性”得以呈现的编辑个案的意味是相当充 分的,因而其本人也就成为我们探究“现代性”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编辑个案。 编辑立场:想象现代性 任何刊物编辑在接手刊物的时候,显然都已确定了自己的编辑立场。而这种编辑立场 的建立,当然是与他对当时的读者市场的了解与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沈雁冰这 样明显具有“五四”新式知识分子特征的编辑来说,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其对读 者市场的重视显然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特设“通信”栏,搞读者征文,大做吸引读者 参与的各种广告等等,无不显示了读者在其心目中的分量。 按照陈建华的说法,这种对读者市场的重视,显然是与陈独秀、李大钊这一代新式知 识分子对于读者的理想化想象联系在一起的:“陈、李所认同的‘民众’是一种乌托邦 的指符,是对世界革命的向往,也是对现存制度的挑战;在搜寻‘民众’的过程中展示 了他们为未来牺牲的道德理想和重铸意识形态的英雄人格。”(注:陈建华:《“革命 ”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173页。)作 为一种未来国民的象征物,理想读者被不容质疑地赋予了文明、睿智、不满现实又渴望 新知等特质。他们既是国家民族现代性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现代性”的最好体现。这 种先验性的想象决定了“五四”知识分子,通常会把“启蒙”特别是文学启蒙当作通往 理想读者(国民),也就是通往“现代国家”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言而喻,在启蒙文学观里,西方式的“现代性”被不容置疑地当作了一个国家或民 族发展的最终价值归宿,而文学则被看作是通往这一归宿的最好的方式。不发达国家的 知识分子一般认为,西方式的“现代性”是指以进步论为核心的历史时间观念: 现代性(modernity)一词是一个内涵繁复、聚讼不已的西方概念。只有一点非常明确, 即现代性概念首先是一种时间意识,或者说是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 ,一种与循环的、轮回的或者神话式的时间认识框架完全相反的历史观。(注:汪晖: 《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 页。) 站在这样的线形现代性立场上,很容易激发起来的是不发达国家对先进国家的一种比 附心理,一种以西方发展为范本依据的追赶或超越欲望。可以说,对于大多数不发达国 家的知识分子来说,其本土的“现代性”目标与西方式的“现代性”基本上是合而为一 的。而要实现这一切,当然是要落实在启蒙文学所能塑造出的现代国民的身上的。 沈雁冰接手《小说月报》时的编辑观念,一言以蔽之,也正是这种企图完成中西合璧 “现代性”使命的启蒙文学观念: 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一般果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来,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 的现代思想——而且这应是更注意些的目的。(注:《沈雁冰致周赞襄》,《小说月报 》13卷2号。) 很明显,在他的心目中,为塑造理想的读者(国民)考虑,中国新文学应该自觉地向“ 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这一宏大目标靠拢,为此,新文学就应该以西方文学历程为学习 摹本,亦步亦趋地来规划自己的发展轨迹。这样的话,他所设计的新文学就蛰伏在了进 化论的阴影之下,似乎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就是向读者传达世界现代思想,这样才是与 世界文学同步,似乎实现了文学的现代性,国民、国家的现代性就指日可待。沈雁冰说 : 我们相信文学不仅是供给烦闷的人们去解闷,逃避现实的人们去陶醉;文学是有激励 人心的积极性的。尤其在我们这时代,我们希望文学能够担当起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的重大责任(注:《“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文学》103期,《时事新报》1923 年12月31日。)。 就因为把自己的逻辑前提建立在民众肯定能觉醒上,因此唤醒民众自然就成了启蒙文 学的首要目标。为了证实这一点,沈雁冰还旁征博引,列举了19世纪的俄国、匈牙利文 学等一系列论据,来证明在那些国情与中国相似的国度里,“文学之趋向政治的与社会 的,不是漫无目的”(注:《文学与政治社会》,《小说月报》13卷9号。)。理想读者 的定位因而也影响到了文学者自身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