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2)02-0088-04 “延安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名词,它专指中国共产党在以延 安为核心的根据地领导全中国人民抵御外寇入侵,迎接全国解放的十三年。在这个特殊 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坚苦卓绝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个历史时期,相对于我们平常以19 49年为界划分“当代”和“现代”的标准,可以称为“前当代时期”。解读这段历史, 不难发现“延安时期”所衍生出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 现象,对未来新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延安时期”文艺现象,是一个谁也绕不开的话题,许多学 者曾有过宏观论述。有人认为,“从文学本身及其与外部世界所构成的多元关系看,延 安文艺是十七年文学的源头、雏形,十七年文学是延安文艺的延伸、壮大,二者同属于 、统一于‘社会主义人民文学’”[1](P146);还有学者认为,“延安文艺在整体形态 上就是一种具有极为明确而具体的政治指导思想的文艺运动。”[2](P40)“延安时期” 的散文现象与戏剧、诗歌现象一样,隶属于“延安文艺”。尽管它和其它文学样式有许 多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亦有其质的规定性。有学者曾解读为“延安散文”[3](P1),认 为它“强调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念以及“追逐时代”、“抹杀个性 ”的倾向[3](P7)。 如果我们拂去历史的烟尘,客观地把握当时的散文状态的话,不难发现“延安时期” 的散文状态,亦有其丰富性与复杂性,它是对自由言说的整合而进入自觉言说状态,并 逐渐成为当代“抒情散文”的自觉滥觞。本文就此现象进行一番梳理。 一、自由言说时期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散文”,是现代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散文概念,其外延宽泛,仅仅 以非虚构性文体作为划分标准,包括叙事性强的人物特写以及杂文、随笔、抒情小品等 种类。散文最基本的元素是“真实”与“自由”,以非虚构性特征可以作为区分散文与 小说、诗歌、戏剧等其它文学样式的标准。某种意义上,散文更接近亚文学状态,与纯 文学状态多多少少有点距离。散文的“真实性”,使其便于写真相,表真情,诉真心, 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反映生活,针砭时弊;它的“自由性”,又使其在形式上灵活多 样,不拘一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散文就成为“知识分子精神和情感最为自由 与朴素的存在方式”[4],其所建构的话语方式,就是自由言说状态。知识分子们寻找 各自的立场,有激进、昂扬,有消极、低沉,代表各自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总的来讲 ,基本处于同一平台,发布着自己的声音,直接刺激了杂感、随笔等散文样式的繁荣。 正因为如此,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 上。”[5](P166)这场运动退潮后,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在反封建与“立人”的旗帜下建 立的松散联盟开始瓦解。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自由言说”已经深入人心,散文成 为知识分子心灵话语的直接载体。 随着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与加深,“五四”运动所开启的启蒙主义文化正 被战争文化规范所取代,“救亡又一次压倒了启蒙。知识分子在革命战争中也为这场革 命所征服。”[6](P15)知识分子原来的视野开始转移,把思考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对现 实问题的解决上,这点在“延安时期”的初始阶段尤为突出。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救亡学生涌入延安。有研究者分析,延安(含陕甘宁边 区)共有各类知识文化人约4万人,其中高等教育程度者近万人[7](P5)。众多知识分子 认定延安是一块净土,也是个性解放的乐土。来到延安以及陕甘宁边区的目的,释放在 国统区长期被压抑的心灵,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知识分子在文艺方面的策略,在自 觉歌颂新天地里的新生活同时,为当时的民族救国运动鼓噪、呐喊。这种鼓噪和呐喊, 必须通过一定合理而有效的形式才能达到目的。这就是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老百 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点,当时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中说得很清楚:“艺 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 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8](P447)因此,民族的、大众的方式成为知识分 子们进行宣传的首选,街头诗歌和大众戏剧成为延安的流行色。 就散文而言,它虽然没有大众戏剧、街头诗歌这些形式灵活、表现力强的艺术形式的 优势,但它却有其质的规定性。散文是寄予真情实感的场所,便于写真象、抒真情,因 此它起初有这样的存在方式:一是情文并茂的抒情散文。如何其芳的《我歌唱延安》, 师田手的《延安》,茅盾的《风景谈》、《白杨礼赞》,就是以激情和浪漫的笔调,歌 颂延安的新景象、新风尚、新事物。 二是回忆性散文。它以非虚构的亲历性特点,向读者讲述作者所见所闻的真实事相。 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的史料征集委员会,曾编辑了 十余万字的《红军长征记》。这里面的作者既有普通战士,又有著名的红军指挥员。那 组文章真实地回忆了长征途中的战斗、行军、英雄人物和战友之间的生死友谊。著名的 有陆定一的《老山界》、肖华《南渡乌江》、李立《渡金沙江》、黄玉山《忆过草地》 等。还有吴玉章《纪念蔡孑民先生》、齐燕铭《追悼吴检斋先生》、韦君宜《悼纪毓秀 》、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等回忆散文,也是痛悼亡人、追忆往事、表现真实的 情感。 三是纪实特写散文。这类散文自觉选择了叙事方面的优长,真实地记录战争现象。其 写作技法类似于小说,但与小说唯一不同的是故事与人物是真实的,具有亲近感和真实 感,因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如丁玲《秋收的一天》、沙汀《贺龙将军印象记》、刘白羽 《三颗手榴弹》、穆青《红灯》、果力《“五四”火焰在延安燃烧着》等,以特写的方 式还原场景,给读者以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