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02)2-0007-10 长期以来,如何进一步为华文文学研究开创新的批评空间一直是许多专家、学者萦绕 于心的事。今年2月26日的《文艺报》刊发了吴奕锜、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四 位中青年学者执笔的长文——《华文文学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我们对华文文学研 究的一点思考》(为行文方便,本文均以《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称呼该文) ,终于使“文化的华文文学”浮出了地表。与此同时,《华文文学》杂志也在今年第一 期对此进行了全文转载。该文可谓是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难得使人眼睛一亮的、 充满了“问题意识”的稀罕之文。确如[编者按]所言:“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已经 走过了20年的路程。20年间,对于一门新兴学科来说,确实取得了有目共睹而且是值得 骄傲的成绩;但毋庸讳言,与此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不足和遗憾。至少,就目前而言, 它就面临着后劲不济难以突破发展瓶颈的尴尬境地”。令人欣慰的是,象他们所希望的 那样,该文确实引发了许多同仁的思考和讨论。 当我对《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一文再三阅读、领悟,并开始深入思考后 ,我感觉到了一种极大的“震撼”,是“shock”;而不是“触动”。因为“文化的华 文文学”这一概念的浮出,涉及的并非一个简单的方法论转换问题,而是一个学科“打 破囚禁”与“重塑”的重大问题,即打破“语种的华文文学”的牢笼,重塑“文化的华 文文学”形象的根本性问题。那种华文文学研究在方法论方面的转换,对“文化的华文 文学”而言,不过是修修补补的小打小闹,与“文化的华文文学”的宗旨是大相径庭的 。关于这点,在《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已有了认真细致的甄别,“‘文 化的华文文学’与对华文文学进行文化批评之间的区别。文化批评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 起来的很受欢迎的批评模式,同时也是一种颇具理论深度的批评模式,但它跟‘文化的 华文文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也就是说“语种的华文文学”是属于学科内部方 法论转换的范畴,“文化的华文文学”则属于“文化研究”中某种新学科建立的范畴。 由于在《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四位中青年学者已对华文文学研究存在的 问题梳理得很清楚,针砭得很透彻了,而且提出重塑了华文文学学科新形象的倡议,因 此,留给我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从理论上为“文化的华文文学”争取学科地位上的“合法 性”和实践中的“法权”,因为只有争取到并获得了这些东西,“文化的华文文学”的 理念才能真正“长驱直入”研究者思想中,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攻城掠地,令闻者望 风披靡,从而使“语种的华文文学”的统治殿堂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研究者自觉在思 想观念上实行脱胎换骨,并共同在“语种的华文文学”的废墟上建造起一座新城——“ 文化的华文文学”。故而我首先从“文化研究”定义入手,尝试从理论上确立“文化的 华文文学”学科地位上的合法性,然后就其可实践性确立其学术“法权”,并且从唯物 主义、反本质主义、反人道主义、反还原主义等方面,对“文化的华文文学”可能遭遇 的某些理论质疑,进行一些可能的辩护,目的就是将“文化的华文文学”的理论阵脚扎 得更严密一些。这虽然是我对四位中青年学者提出的“文化的华文文学”命题所做的一 点粗浅回应,但其间自然也有一点为提倡者“呐喊”的意思。当然,我所用的“华文文 学”概念,同上述四位学者一样,也仍然“专指中国大陆以外的用汉语言创作的文学, 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 当今世界,文化研究正在迅速地进入人们的思想和学术生活的主流。一方面,各民族 和各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急剧扩大,任何民族和文化都被全球性的关系所笼罩;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地区性的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各民族文化 对特性的寻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文化研究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位置都越来越重要了。虽然人们关注的问题有着各种差别,但整个 学术研究领域中的“趋同性”却是一个无可怀疑的事实。诚然,理论在运用的过程中会 产生复杂的变异,但不同区域、种族和语言的人们都在用一套术语来进行探索本身就是 引人注目的事实。由此也使得华文文学的研究可以超出区域、意识形态和语言等方面的 限制,获得更多“对话”和“双向选择”的机会。“文化的华文文学”乘着这股东风适 时出现了,它至少使华文文学研究实现了两个方面的转变:1.挣脱了“语种华文文学研 究”所建立起来的“族群主义”的“语种”牢笼的囚禁。因为“事实上,多年来在我们 这一行中常常出现的,为不少海外华文作家所诟病而又渐渐为我们有些研究者所意识到 的批评过程中的‘误读’,其根源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与这种‘语种的’‘元归属’意 识息息相关。”2.重塑了华文文学研究的学科形象,而非简单的方法论转换,确立了“ 华文文学是海外华人生活的以生命之自由本性为最后依据的自我表达方式”这一全新的 理念。阐明“文化的华文文学”的要义即:“我们不必再为华文文学寻找家园,它的家 园就是它自己。让我们的华文文学研究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还原到对居住或居留于世界各 地的华人作家们的生命、生存和文化的原生状态的关注上。”这样的转变不仅凸现了具 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化研究”在华文文学研究中的确立,而且使华文文学研究终于获得 了真正意义上与世界的接轨。在文化的大旗下,不仅可以颠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 语种的华文文学”依赖“语言”进行“族群主义”思维的研究模式,打破单纯的“语种 的华文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表象繁荣”的局限,即《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 思考》中开宗明义地提出的“华文文学研究所获得的繁荣景象只是一种量的积累,而在 具有普适性学术理念的营造上并无重要意义。这便意味着,止于目前的华文文学研究的 收成,并不能够为下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推动,华文文学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 “文化的华文文学”既已浮出了地表,对此如何认识与应用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无法 回避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先在它与“语种的华文文学”的对比当中,勾勒出它的一些 基本倾向,当然这种勾勒只是现象的描述,而非完整的理论概括。这些倾向是:1.与“ 语种的华文文学”研究注重“语言表象”不同,“文化的华文文学”注重研究文学中历 史文化的积淀;2.与“语种的华文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的 华文文学”同样注重被精英或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经验,以便于整合人类 的文学经验;3.与“语种的华文文学”研究将自身封闭在象牙塔中不同,“文化的华文 文学”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关注文化中蕴涵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4.“文化 的华文文学”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因为作为多 元文化共生一体的华文文学的特殊性质,特别是它那种对多元文化混沌一体的交叉反映 ,都为“文化的华文文学”提供了极好的研究资料和理论支持。以上描述十分粗糙,但 即令通过这样一种极其简略的描述和比较,亦可见“文化的华文文学”提供了一种与传 统研究全然不同的学术视野。为了进一步阐释“文化的华文文学”之于华文文学研究的 重要意义,我就首先从其起源——“文化研究”的定义入手,来考察和确认“文化的华 文文学”定义的合法性及可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