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25(2002)01-0001-08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100年,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则表现为新文化与固有 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一次次剧烈碰撞。每次碰撞都造就出新的划时代的学术文 化成果问世。郭沫若便是汇聚碰撞火花、创造新文化的一位与时俱进的文化巨人。从世 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登上文坛,到世纪下半叶的另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呼 唤科学的春天),整整60个年头,郭沫若始终站在文化大潮的潮头,肩负着“弄潮儿” 的历史时命。 一 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学术大师,郭沫若在步入文坛不久即已形成以中国文化为基点的 世界文化观和跳出“国学”范围的中国文化体系,并长期贯穿在他的学术文化运动中, 推动和影响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 从童年和学生时代可以看出,郭沫若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基本上是从感情的喜好出发 的。当由感情的喜好逐渐进到理性的追求时,郭沫若的心路告诉人们,他与新文化运动 的代表人物们有着两个最大的不同之处:一是他没有像多数人那样直接接受国外关于改 造社会的思想学说,只是在寻求国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通之处。二是他身居日本这样 一个既有东方传统又善于吸收西方科学的国度中,既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狂热崇拜和追 求,又使他冷静地对待中国“固有的文化”,形成影响他日后思想认识和学术研究的独 特的世界文化观——唤醒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 如何认识和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郭沫若有过两次重大的选择。第一次选 择如果说是凭着感情的喜好,创作了白话诗《女神》,开辟出新文学的发展路径。那么 当他进到理性的追求时,瞩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的目光便集中在了马克思、恩 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上,注意到辩证唯物论的“阐发与高扬”已经成了“中国思想界的 主流”,以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来考验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适应度,写下又 一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代表着新史学发展的方向。 从此以后,郭沫若的学术文化大体可以如此划分: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以甲 骨文和青铜器等古文字、古器物为基础,进行中国古代社会研究;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 中,一面配合历史剧创作进行历史人物研究,一面纵论先秦诸子思想学说;50年代主要 精力放在古代社会分期问题和古籍整理方面,60年代以历史人物研究与历史剧创作影响 着当时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在50—70年代的20余年间没有间断过对于古文学、 古器物的考释或研究。 在这同时,郭沫若形成关于“科学的中国化”的思想。他认为:“今天要接受科学, 主要的途径应该是科学的中国化。”[1](P544-545)这一思想既融汇在他的世界文化观 之中,又包含着“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化为其手段”[2](P315)和以“政治的民 主化为前提”的完整内容。直至逝世之前,他的最后心声依然是:“我们一定要打破陈 规,披荆斩棘,开拓我们科学发展的道路。”[3] 在以中国国情考验外来思想文化之际,郭沫若即已明确提出:中国人应该自己起来“ 写满”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50年代以后,他的世界文化观进一步理论化。如果对他的 整个学术道路作一概括性总结的话,可以说自1919年至1978年的60年间,他正是不断引 进外来思想,以中国的传统考验其适应度,吸吮其科学的甘乳,促进民族新文化的创造 ,再走出去,填写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 “美化人类生活”的思想,与吞吐中西的世界文化观、“科学的中国化”思想,彼此 交织,融为一体,贯穿于郭沫若全部人生和整个学术文化之中。有关这一方面的系统发 掘和研究,目前还显得很薄弱,这里将问题提出来,希望有志者深入研究,写出专门的 论著来。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一是史前遗址的陆续发现,二 是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三是青铜器的大量出土与著录,推动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的变革。 1921年秋发现“仰韶文化”遗址,1922年发现“河套人”,随后在甘肃、山西等地陆 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掘,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首次发现“北京猿人”遗 骸,1928年起在山东、河南等地发现“龙山文化”遗址。这些史前遗址的发现,改变着 整个学术文化界对中国上古史的认识。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认为 传统的“中国古史”完全是后人一代一代垒造起来的,并非客观真实的历史。王国维则 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提出“二重证据法”,以甲骨卜辞与殷周 史研究相结合,完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殷周制度论》等关于 上古史的著名论著。 1928年3月郭沫若亡命日本,在从事国外理论与学术文化著作的翻译过程中,逐渐意识 到简单地把历史唯物论只作为纯粹的方法来介绍,生硬地玩弄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译名和 语法,反而会使其在接受与运用上增加障碍。他采用了围绕“国学”介绍“国学”的做 法。同时发现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 ”,便决心以这部名著为“向导”来撰写“续篇”,在恩格斯所知道的美洲印第安人、 欧洲古代希腊、罗马之外,提供出“他未曾提及一字的中国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