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6(2002)01-0123-08 早在胡适在美国大学里“尝试”着做白话新诗的时候,梅光迪就是坚定的反对派,讥 笑过胡适的新诗如叫化子唱的“莲花落”。梅光迪相当慎重地提出“小说词曲固可用白 话,诗文则不可”。“白话有白话的用处(如作小说、演讲等),然终不可用之于诗。” [1](P18)胡适的感觉是“我们现在的争点,只在‘白话是否可以作诗’的一个问题了。 白话文学的作战,十仗之中,已胜了七八仗。现在内剩一座诗的壁垒,还须用全力去抢 夺。待到白话征服这个诗国时,白话文学的胜利就可说是十足的了”。[2](P19) 新诗在当时所受到的重视是超过了小说的。只要看看当年新诗作者的队伍,就有一点 吓人,都是“五四”新文化战线上的先锋人物: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 、吴虞。《新青年》好几期才登一篇小说,但是每一期都有诗的专栏,上述几员大将轮 流上阵。在胡适看来,新诗对于文学革命来说,是一个战略重镇,不以主将出征,率优 势兵力,广占阵地,遍山插满旗帜,不足以威震全局。 守旧的力量,大都来自遗老派。梁启超不再提“诗界革命”,却与遗老相唱和。著名 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甚至谩骂新诗为“驴鸣狗吠”。[3](P132) 我国古典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艺术,它高度感染力就变成了高度的麻醉力。这是 因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烂熟到成为一种稳定性的程式,不但对于形式,而且对于情感 都构成了某种强制性的规范。但是,规范的难度,又训练了诗人对难度的超越;想象程 式的稳定,意象意蕴的固定,已经不难转化为操作的自由,构成艺术水准和精神高贵的 假象。遗老派中没有多少有才华的人,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技术或技巧来熟练地驾驭, 从政客、和尚、妓女到日本军阀都不乏有中规中矩的诗作流传下来。为诗而造情成了一 种普及性的文字游戏,这就是胡适所说的“无病呻吟”,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整套丰富的 、现成的“滥调套语”。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指出套话的滥用,使得本来滑稽的事情变得庄严。蹉跎、 寥落、寒窗、斜阳、芳草、春闺、愁魄、归梦、鹃啼、雁字、残更等等成为万能零件, 可以恣意组装,并不意味着作者真有多少伤感。胡适举他的朋友兼论敌胡先骕的 词为例,明明在美国大楼里,却用什么“翡翠衾”、“鸳鸯瓦”等等中国古代贵族帝王 居所的话语,尤其可笑的是,明明是在美国大学明亮的电灯光下,却偏偏要说:“茕茕 一灯如豆”。[4](PP37—38) 为诗而歪曲自我、伪装自我、裱糊自我成了见怪不怪的通病。普遍的虚假,在1912年 到1918年,已经使我国古典诗歌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腐朽的境地。 “虚假”是诗歌的致命伤。胡适反复从语言作为工具的意义上作了阐明。最为凶狠、 最为彻底的是刘半农。他在《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中》提出“现在是假诗世界”,一 针见血,痛快淋漓,打中了要害。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还只是相当有礼貌地点了 陈三立,而刘半农却直截了当地说到了梁启超的排律《开岁忽六十》,虽然报纸杂志转 载极广,但是他率性任情地说:“恍如此老已经死了,儿女们替他发了通哀启”,“只 合抛在垃圾桶里”。所有这一切,拿今天的话来说,旧式诗人,已经在一种权力话语的 统治下,只能重复现成的话语,对于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个性和心灵,已经处于失语(a phasia)状态了。①(注:按王宁教授的说法,“aphasia”是个病理学术语,不妥,应 译成“lose discourse”。) 在“五四”反封建的狂潮中,先驱们义无反顾的选择是:打破这虚假的、腐朽的、僵 化的形式枷锁。虽然新诗坛上活跃着第一流的文化大将,但是,战果并不辉煌。他们在 诗歌创作上的成绩实在和他们在其它领域中的成就不能相比。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 不过是偶尔为之,鲁迅甚至不过是以打油诗的风格,打打边鼓。他们在艺术上并没有投 入多少生命。胡适花了四年的工夫,出版了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本诗集《尝试集》,不论 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具有历史的开创的意义。但是,就艺术成绩来讲,却不能不说 是寒伧的。反对的声音来自遗老派,并不奇怪,但是,来自和胡适同样有着深厚的西方 文学修养的胡先骕的批评,当时却未能引起沉思。 胡先骕写了一篇严肃的《评“尝试集”》,说,《尝试集》共172页,除去自序 他序、目录占去44页,旧式诗词占去50页,所余之78页,似诗非诗、似词非词之新体诗 44首。“至胡君自序中所承认为真正之白话新诗者,仅有14篇。而其中《老洛伯》、《 关不住了》、《希望》三诗尚为翻译之作。真正成为新诗的只有十三首。”就是这些诗 ,胡先骕还是认为,不过是“枯燥无味之教训主义”[5](P267)(如《人力车夫》) 。就是其最好的《新婚杂诗》、《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送叔永回四川》亦“无真 挚之语”,“尚微嫌不深切”。他嘲笑说:“胡君竟以此等著作,以推倒李杜苏黄,以 打倒黄鹤楼,踢翻鹦鹉洲乎!”[6](P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