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53(2002)01-0090-04 一 自从1982年6月10日至1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20 年来祖国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正如“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 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教授所指出,世界华文 文学研究“经历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对海外华文文学‘空间’的界定、海外华 文文学历史状况和区域性特色的探索、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探源、如何撰写海 外华文文学史等重要问题,进而转入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和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 撰,以及从文化上、美学上各种理论问题的思考、追问”,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随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门学科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陈辽研究员曾在1998年第1期《世界华文文学论 坛》上撰文,提及历届华文文学研讨会中50岁以上的学者占了多数,而青年学者的比例 只有10%左右,他认为“可见华文文学研究还有个‘接力棒’的问题”。正是为了更好 地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2001年10月28日至31日,暨南大学中文系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主办了“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中青年学者论 坛”。与会代表三十余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福建、海南、湖北 、香港、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他们中除了这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饶芃子教授和刘登翰研究员外,绝大多数都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新锐。因此,这次会 议的意义正如主办单位福建师大文学院院长汪文顶教授所说:“代表们相聚武夷山,共 同对二十年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同时 也深入探讨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关系、世界华文文学中的文化身份 问题、世界华文文学的个案研究。我觉得,这些议题富有学理性和前瞻性,必将推进这 一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同时,我又切身感受到这支学术队伍旺盛的创造活力,前辈宿将 老当益壮,中青年才俊锐意进取,新老协作,薪火相传,这门学科必将在新世纪蓬勃发 展,为拓展世界性的中华文化圈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这门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努力是分不 开的。前辈学者筚路蓝缕,在许多领域都做出了富有开拓性和启发性的贡献。尤其是饶 芃子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文化”的视角,以“比较”的方法 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的理论研究,积极开拓这一学科的学术研究空间。如她与费勇合作发 表在《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上的《论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意义》一文,提出“华文 文学交流的范围,早已超越国界,要把华文文学研究扩大开去,很需要建立一种更为博 大的世界性文学观念,即从世界文学的格局来审视、研究各国、各地华文文学”。学术 界普遍认为,这篇论文对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对 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研究“一个新的开拓”。1998年,她又在《社会科学家》第2期上发 表《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一文,认为过去学界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多是把它作 为本土母体文学的一个延伸、补充和发展,研究大陆以外地区和国家的汉语文学写作, 把握各地区、国家华文文学的特性,探索它们各自演变和发展的路向,对世界范围内华 文文学的整合性研究才刚刚起步。为此,她指出:“如何从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出发,建 立新视野,以开放的态度,通过对海外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特别 是将它同本土华文文学作比较,进行有深度而非盲目性的阐释,认识、探讨其普遍的文 学规律,追寻全球范围内华文文学作者共同拥有的‘诗意表达’,建立具有真正世界意 义的汉语诗学,应是我们在面向21世纪时必须去面对的问题。”这篇为世界华文文学研 究打开一个崭新视角、并把“身份批评”运用于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主体研究的理论文章 ,被《新华文摘》1998年第9期全文转载。 正是由于饶芃子教授强烈感到“一种明确的从国际角度进行世界华文文学的 诗学研究”尚未真正开始,因此,她在10月29日大会上所做的《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 学研究》的主题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进入全球化语境的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 是现代性精神观照下凸显出来的问题,有待于拓展和建构。我国20多年来的海外华文文 学研究,是很有成绩的,它扩大了我国文学研究的领域,显示了学术的开放和进步,但 如果把这一领域的研究仅仅定义在文学文本的解析,或者是历史上的追踪,显然是不够 的。只有将它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研究这一特殊文学现象蕴含着的各种诗 学问题,才能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海外各国家、地区 华文文学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流程,在海外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不同的状貌 ,但因为文化的“根”是一样的,也有超越历史与国界时空的共同诗学话题。通过对不 同的文本和文学现象研究,在异中识同,在同中探异,在诗学层面显示其生命力和丰富 性,是21世纪全球化时代极有意义的工作。 饶芃子教授在主题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对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 问题,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共呜。正如厦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所指出:“饶教授提出了 建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诗学体系的设想,并提出建立一些本学科独特的概念、范畴、 研究方法等等,对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这次大会主要围绕“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格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文 化问题”、“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前瞻”3个议题展开讨论。会议一反以往由每 位代表在限定时间内逐一简短发言的陈套,而是在每个议题中推举六位代表做中心发言 ,然后再由全体代表展开热烈深入的专题讨论。 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格局”议题上,曹惠民、杨际岚、喻大翔、徐德明、 何杏枫、少君做了中心发言。苏州大学曹惠民教授借鉴著名学者金克木在《文艺的地域 学研究设想》一文中提出的观点——21世纪的文学史研究,不仅需要“编年表”,更应 该重视“画地图”,建议在华文文学研究和华文文学史写作中引入文学地理学或曰地缘 诗学的理念,建构华文文学新的时空观。他说:“引入地缘诗学、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及 批评方法,相信对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具有其应有的学术意义,同时,它也是颇具操作 性、实用性的。它的适度展开,将能拓宽华文文学的研究视野、研究空间,有效地提升 华文文学研究水准。事实上它与诸如跨文化研究、后殖民批评、第三世界文学论、比较 文学研究都有密切的联系。在实际批评中,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发明,不仅丰富了研究 手段,也会丰富研究成果。”《台港文学选刊》杨际岚主编主张从“完整”出发,以开 放宏阔的视野观照世界华文文学。他说,从“完整”出发,不仅能促进世界华文文学内 部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等各个局部的比较,而且也能促使世界华文文学与其他语种文学 的交流和对话。海南师范学院喻大翔教授回顾了20世纪两岸四地与海外华文文学“主流 ”、“分流”、“合流”3个发展阶段,展望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前景,他呼吁:第一 ,新世纪华文文学应实现区间与国别,个体与群体,创作、批评、出版、交流的全方位 互动,并设立民间性、全球性的“龙文学奖”。第二,主题上民族统一与人性力量,中 华文化精神和自由、民主、科学精神;题材上本土化与国际化;技巧上东西方各家各派 相结合,有海纳百川之气概。第三,调动一切传播手段,在全球建立无所不在的华文文 学及相关信息系统。扬州大学徐德明教授以“华文语境”为核心,从“世俗叙事”这一 独特角度,考察了白先勇、施叔青、严歌苓等人的小说,认为其文化内涵具有一致性, 这充分说明一种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这些文化的承载个体本来应有的共同归属。香港 中文大学何杏枫博士介绍了北美的张爱玲研究现状,其翔实的资料为大陆学者提供了宝 贵的资讯,也为张爱玲带有国际性色彩的“接受史”作一补笔。来自美国的网络作家、 福建师大文学院博士生少君,则一如既往地吁请研究者关注蓬勃发展的海外网络文学。 他说:“尽管‘网络文学’的完善定义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修补,但是,文学进驻网络 空间并且成为一个活跃的臣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否认网络文 学的存在。许多人的目光开始越过这个事实向后延伸:网络为文学制造了哪些强有力的 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