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职业的阅读习惯制约,我们对以故事情节见长的小说很少能够给予充分的评说 ,批评家们已经注意到《沧浪之水》在众多“官场”小说里的特殊价值,但面对这样一 部以细碎的故事情节为突出特点的长篇小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推荐和肯定,似乎很难 进行深入的批评和讨论。事实上,阎真的《沧浪之水》是一部个性化程度很高的小说, 小说中的中心人物池大为,是一个行动与精神不断撕扯又相互交融的复杂组合,他的人 格上的双重性触及着我们这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作家创作过程中对这种复杂纠葛的表 现又没有完全彻底地进行下去,这一方面在客观上保证了这部小说本色的真实,另一方 面又显示出作家对灵魂的追问和直击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我们的文学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 不知道如何为池大为这样的人物定位,他不是小市民,所以没有贫嘴张大民“偷着乐 ”的素质;他不是新新人类,所以不可能扯开欲望的旗帜而张扬自己;他也不是典型的 知识分子,尽管他是硕士出身,拥有博士头衔,心中的杂念却越长越旺;他也不是真正 的官员,他好像总在自己的得到中计算着失去。但他是当代生活里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 物,出身不高,学历不低,生活里的一切远没有安排好,清高、孤傲却早已成为性格中 最主要的部分。他看不惯、看不懂的太多,不愿学、学不会的太多,他深知自己悲剧的 根源,就是不愿意真正彻底地改变自己。他最终屈服了,成功了,变得比任何人都彻底 而且变本加厉。是生活教训了他,面对一次次无法回避的难堪、尴尬和贫困、屈辱,池 大为埋葬了自己的“旧我”,来了一次真正的“新生”。这种小人物变迁的历史,被作 家阎真写到了极致。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官场”小说,因为小说的视点是一个人灵魂的挣扎过程,我也不 认为这是一部市民化的小说,因为其中的生活已经触动了一个时代的敏感神经。小说涉 及到的人生命题具有强烈的“当下”色彩,这是我们的文学最需要的一种质朴的精神, 阎真抓住了。关键是池大为这个读书人的奋斗历程,他的灵魂动荡和精神变迁,让日常 生活变得惊心动魄,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刻在进行。所有这一切,都得力于作者 入木三分的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和一颗动荡不安的灵魂的沉重投影。 正是由于作家把写作的重点放到了对人物灵魂“改造”过程的追踪,而不是一般的“ 官场现形记”式的描述,使得《沧浪之水》的文学价值得到了提升。作家在自己设制的 范围内取得了足够的成功。不过,时代的“局限”是每一个作家都无法完全超越的。作 家对池大为的形象塑造仍然留有很大的空间,这部以故事情节见长的长篇小说对人物灵 魂的追问并不彻底。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它可能达到的深度。池大为在得到硕士头衔后 来到省卫生厅上班,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意气风发的劲头,他一方面接受着小公务 员的现实,特别在意领导对他的印象和评价,另一方面又以回避世俗的姿态保持着自己 的清高。在小职员和知识分子之间,他一直找不到最佳的定位,这注定了他的人生历程 将在混乱和矛盾中进行。池大为本来没有当官的欲望和为官的技巧,但世俗生活一次次 “教育”着他,使他最终变本加厉地在“官场”上追逐着。池大为“从奴隶到将军”的 追逐过程是十分成功的,但他使用的手段却是他自己曾经不以为然的,当他每一次都得 心应手地运用这些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时候,他的灵魂深处又有一种或显或隐的不安和 痛苦。池大为清醒的意识和精神上的这一点“自觉”,是这部小说具有个性化的重要支 点。而这条线索的存在方式和表现过程又十分耐人寻味。在底层挣扎时期的池大为,显 然在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不断的事实教训又让他对自己的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结婚 没房子,没钱过日子,孩子生病住不了医院,正是这些琐屑的事件冲击着池大为的价值 观念,每一次失败和从失败走出的艰难经历,让他对权力的力量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使 他最终痛下决心,彻底改变自己。池大为的清高在我看来并不完全是多少圣洁的道德理 想,其中掺杂着一个书生自守、内敛的性格特征。他对权力的向往也不是出于对自己雄 才大略的信心,而带有浓重的改变生存境遇的要求。小说就紧紧抓住了这样的人物性格 ,来展示一个时代对人物命运的改变过程。池大为的升迁史,几年内从一个科员成为厅 长的经历,没有被写成他事业有成的过程,是因为他的升迁欲望具有一种“被迫性”特 征。他的经历也被没有写成纯粹的官场“黑幕”,是因为池大为身上尚未泯灭的那一点 精神自醒自始至终在小说里存在着。 《沧浪之水》似乎没有在灵魂上进行彻底追问的要求,所以池大为从一个木讷的书生 变成一个游刃有余的官员的转变并不完全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由于池大为基本生活上始 终不能得到保证,他处心积虑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求官行为就掺合了让人同情和理解的因 素,这使池大为的性格具有浓郁的人性色彩,也让小说的主题和作家的立场变得含混暧 昧。说到底,是批判的主题没有旗帜鲜明地展现出来,这种批判既可以通过池大为不公 的人生境遇得到表现;也可以包含在池大为奋力向上爬的挣扎过程中,通过对池大为不 择手段的向上爬的行为的描写,揭示一个更具人性意义的主题。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池大 为,在他身为底层人物的时候,他对人世间的许多不平有着切身的体验,我们也能够对 他身心疲惫的状态以及造成这种灰色状态的原因有一种真切的感受。在他一旦“醒悟” ,不断攀升以后,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灵魂深处的那种痛苦挣扎变得模 糊不清了。小说的结尾似乎同样体现出这种态度上的暧昧。当池大为经过一系列的拼杀 成为厅长以后,跪在父亲的坟前,向他讲述了自己成功的历史和辉煌的现在。同时,他 似乎想要向父亲忏悔,从灵魂和道德上来一次清算和发泄。但我们最终还是没有看到这 样的场面。从小说确立的故事逻辑来看,这是一个没有收束回来的主题内容,但人物故 事的发展注定了这种道德清算不可能进行,因为池大为的成功经历中,这个主题线索已 经相对淡漠。《沧浪之水》的成功之处在于作家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抓住和追踪人物精神 活动这个关键,而让人不能满足的地方,是这种追踪没有坚定有力地进行到底。 自从认识了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他们小说里那些灰色的小人物所经历的一切 打动,就对现代小说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简单地说,把一个小人物琐屑的经历写得入木 三分,同时又蕴藏着具大的历史和人性主题,这是我们的文学一直缺乏的。一种让人产 生疼痛感觉的文学是我们所期望的。我特别欣赏《沧浪之水》对人物的定位,把一个小 人物放到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中去塑造,通过一系列庸常生活的场景塑造人物性格 ,展现人物命运,这种刺骨的真实是难得的。小说在灵魂剖析和精神追问上的力量不足 ,不是具体一个作家的特别局限,这种局限属于滚滚而来的时代潮流。这本身也耐人寻 味。 作者通讯地址:山西省作家协会 邮编: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