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1)05-0085-06 新时期20年来,小说创作无疑在理性内涵的拓展、艺术观念的更新及表现技巧的丰富 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由这一成绩所构织的艺术画廊里,人性描写是最引人注目的 一笔。新时期小说所走过的20年历程,事实上是一个不断向文学本体回归的历程,因而 也是一个将人性的表现不断引向深入和多样化的历程。在我们勾勒这一历程基本轨迹之 前,有必要对人性的内涵、文学中的人性及其特征作一探讨。 关于人性的内涵,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概括,但不论是哪一种概括,要搞清人性的内 涵,首先得了解什么是人的本性与本质。依照马克思的论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 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评价人的一切行为 、行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的发生了变 化的人的本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只有将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 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 现自己的生命。”②约翰杜威的阐述是:“我不相信能证明人们固有的需要自有人类以 来曾改变过,或在今后人类生存于地球上的时期中将会改变”。“我所谓‘需要’,是 指人们由于其身体构造而表现的固有的要求。例如饮食的需要和对行动的需要,等于是 我们存在的一部分,因此不可设想在任何情况下,这些需要会停止存在。”“有些倾向 是人的本性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这些倾向改变了,本性便不再成其为本性了。”③ “人性不变的理论是在一切可能的学说中,最令人沮丧的和最悲观的一种学说。如果逻 辑地贯彻它,它将意味着个人的发展在其出生时即已预先决定的一种学说,其武断性将 赛过最武断的神学的学说。”④综上所引之论述,对于人性,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和 概括: 一、人作为一种以生命的形式置身于自然的存在物,有着其基本的、相对稳定的自然 欲求,或称自然属性和一般本性; 二、人的一般本性的实现有赖于相应的对象,只有通过相应存在对象的确认,人自身 的生命表现才能得以实现; 三、人的一般本性在现实的生命活动中,或者说一般本性一旦进入具体的、现实的生 命活动,就不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特征。 根据这种归纳和概括,我们对人性的内涵便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人性是人在其生命 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自然属性的综合,是人在现实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全部规定性。 很显然,完整的人性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即一般的、普遍的人性和现实的、具体的人 性;前者事实上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如食欲、性欲、享受欲、进攻欲、获取 欲等,这些人本能欲望在现实中则体现为一种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睡眠 等);后者指的是人性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背景下之具体环境中的表现形 态,这些形态在现实中则体现为种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反映着人的心理和行动的需要, 如人的交往、理解、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中表现出的善良、同情、正义、仇恨、嫉妒 、邪恶等善恶心理和情感。这两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构成了完整的人性内涵。尚需明确的 是,除了人的自然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外,现实的、具体的人性则是随着社会历史文化 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具体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具有明显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正 是这种可变性和开放性才使人性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形态,显示出变动不居的特征。当然 构成人性这一特点的不仅是外在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个体的个性心理气质的差异在事 实上起着更为根本的、关键的作用,它是构成人性丰富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的最本质、 最内在的动因。 在我们了解了一般人性和现实人性之后,再来看看文学中的人性。作为以人为表现对 象的文学,它在探悉和摹写人的个体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论是社 会变革还是现实人生遭际,抑或是个体之生命体验,其所激发起的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活动,均能借助于文学加以形象的表现。当然,文学作为人类表达心智情感、心理活动 、思想理念的语言艺术,它对人性的表现自然要遵循其固有的艺术法则和规律。因而文 学中的人性虽以现实中的人性为模本或依托,但在经由作家的艺术创造之后,现实的人 性便会在不同的程序上发生变化,被演绎、融合成艺术作品中的人性。鉴于文学作品中 的人性之于现实中人性所存在的区别和差异,我们有必要对什么是文学中的人性,它具 有哪些特征作一简要阐述。 所谓文学中的人性,就是作家依凭自身对现实中所观察和体验到的人性现象,经由取 舍和艺术加工后,成为作品艺术魅力之重要构成的人性内容。文学中的人性较之现实中 的人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感性化与形象化。文学作品不论是对一般人性还是现实人性的描写,都是或借助 于生动的感性材料或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任何抽象的、理性化的人性内容 都将对作品的艺术品质构成损害。文学中的人性表现是与作家的个人艺术气质和所秉持 的艺术观念相联系的,是经由作家主观审美情感投射后的产物,它虽与现实人性有着诸 多的联系,但已经明显区别于现实人性而具有感性化、形象化的特征。 二、变异性与凸显性。由于现实中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互不相同,也由于 个体自身心理和意识的矛盾性和可变性,决定了人性的极端复杂性与无限多样性。文学 不可能完全穷尽现实人性的复杂状态,但文学却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去揭示和表现人性的 矛盾性、变化性。以文学观照和表现世界的手法所揭示出的人性的矛盾性与可变性,相 形于现实人性就有了某种向度上的变异,或者说作家在某个向度上对人性进行了重新打 造,从而凸显了人性的某一方面内容与特征。 三、主观色彩与个性化。文学中的人性虽然根源于现实人性,但由于艺术创造过程中 ,作家个人美学情趣、价值观念的渗透,通常要将现实的人性材料按照个人的意志和审 美理想进行重新编码,从而构织成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人性形态。此外,由于小说作品 常常要以人物、情节结构及话语方式来传达人性内容,这样,不同人物各自特有的心理 、情感及思维方式所构成的个性化世界、不同作家笔下相同人性内容的不同传达和表现 方式所呈现出的独特性,就形成了文学中人性显现所具有的个性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