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空更宽广的是内心 记者:今天重提先锋文学已有时过境迁之感,但回顾历史,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 作为探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文学开始形成热点,那时不仅仅是小说,诗歌流派更多 ,探索更加眼花缭乱。这种探索,是国门打开了,国外各种现代派艺术进入国内——一种横 向接受与消化。它更多的是一种模仿与学习。回过头看,许多先锋作家的作品,显得做作、 幼 稚,玩技巧、玩观念,因为缺少了内心真实的体验。 余华:从80年代的整个文学气氛来说,是一个流派不断出现的年代。从反右到“文革”, 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没有关系了,与中国自己的文学也没有了关系,它从横向、纵向都是断 裂 的;当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在与我们分隔30多年后,文学开始焕发它的生命力,在短短的10 年内,我们可以说这个国家有文学了。这之前,全中国的作家都用一种方法写,这是不正常 的。 记者:到了今天,作家们有了一种自信,都有了自我追寻的东西。我记得你在《活着》的 前言里就讲到自己的追求,你提出作家为内心写作的话题。你的内心写作应该如何理解?特 别是如何表现?似乎诗歌散文更接近内心的表现形式。小说则不太容易做到。要探索,有许 多种 可能性,你前期的作品是不是就是内心写作的一种探索?客观世界的人和事被你当成了表现 内心世界的一种工具,只有内心世界的真实,而客观真实是扭曲的。这种东西只可能是短小 的,如果要进入一种宏大的叙事框架,就很难了。 另外,你在前言还讲到:“我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沉湎于想象 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感受着自我的分裂,我无法使自己变得纯粹……”你与现 实的这种紧张关系是指创作、思想,还是生活? 余华:关于个人写作与内心写作,这种说法是我们这一拨年轻作家,从韩少功开始,都在 强调的。这是为了对抗“文革”留下来的八股文的束缚,作家应表达自己的东西。那时提倡 个人写作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到了今天,个人写作就变味了。80年代我们步入文坛虽有幼稚 的一面,提倡个人写作是希望打开自己个人的感受,现在强调的个人写作是把自己弄得越来 越封闭,区别在于我们如何来理解“个人”与“内心”这个词。我经常说这样的话:个人和 内心是非常宽广的。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 广的是人的内心。当一个作家写出的小说,不同时代的不同趣味的读者感受到你作品力量的 时候,那应该说这部作品表达了真正内心的力量,因为他们感受了比天空和海洋还要宽广的 内心。80年代我读到别林斯基评论托尔斯泰的一番话,当时我还看不懂,他说:“安娜·卡 列宁娜就是托尔斯泰,渥伦斯基也是托尔斯泰,里面所有的人物全是托尔斯泰。现在我明白 了,托尔斯泰个人和内心就是他笔下所有的人物。而现在的一些作品,斤斤计较,所谓个人 的隐私,他们写的其实不是内心,是内分泌。内心的写作,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卡夫卡的 都是。我们现在读了为什么还是那么感动?这就是他写出了真正的内心。而那些写作内分泌 的,你只能以内分泌去感受,你用内心是没法感受的,你只能起生理反应,不能起到灵魂的 反应。 记者:你的“内心”把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都概括进去了,他们的风格是现实主义的,是 最接近客观存在的一种写作,但你的作品却是主观的表现主义的东西,我原以为正是这种与 传统的区别,你才提出“内心”的写作概念,你现在把这种区别抚平了,这样提“内心”还 有意义吗? 余华:对一个好的作家来说,表达他个人的感受是不可缺少的,许多内容是表达作家的内 心。每个人有自己的眼睛,他看世界的角度肯定是不一样的。问题是你看到以后,用一种什 么方式把它表现出来,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主义的,这并不重要,你要表达得让人出乎意料 ,这才是好作家。 记者:“内心”这个概念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作家只要能回到自己的内心去,真实地表达 自己,他就是“内心”写作了。 余华: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回进去,很多人是回不去的,我估计99.9%的作家是回不去的,回 得去的就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卡夫卡、鲁迅这样的人。 与现实紧张的关系,两方面都有。生存上已经建立紧张的关系,通过写作慢慢打开这种关 系,不能取消却能打开、逐渐进入。生存中仅仅是感受到而已,但当写作时就感觉摸到了, 这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写作的重要性。到我这种年龄,生活那么平淡无奇,每天都在重复, 惟有写作它不重复,起码你笔下的人物在转换,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我觉得自己有两条 人生道路,一条是现实的,越走越窄;还有一条是虚构的写作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 记者:人家说你是生活在自己内心的一个人,对现实较漠然。 余华:我对现实非常关心,但我不爱接触文学界的人。我有各种各样的朋友,跟我交往好 的 在文学界并不多。他们也忙,聚在一起很少。一个作家兴趣很重要,他要有广泛的兴趣,文 学界只是一个小圈子,外面的世界多广大。 记者:你特别强调两种感情,一种是愤怒,一种是冷漠,这是来自于性情,还是因为与现 实紧张关系的缘故? 余华:两者都有,个人的经历与个性都决定了你与现实的某种接触方式。 记者:你的作品忽略时间与历史背景,你把写的现实置于很遥远的状态,是不是现实与内 心的一种紧张关系?只有这样,内心才有自由的表现空间? 余华:可以这么说。 记者:《活着》很多地方写到死亡,死亡是你写作的一个母题,从先锋时期开始,你就一 直摆脱不开死亡。《活着》的“死亡”打动了读者,因为它表达了大家对死亡共同的体验与 感情。有人说,天才都有敏感的死亡意识,他能敏锐地感受到生命。中国作家中,对于死亡 的表现,你是表现突出的。现代艺术是离不开死亡的,这种死亡是你所体验到的,还是先天 的,还是有意识地作为一个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