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与闻一多并称为“新月双璧”。徐志摩的创作生命正像他在 《再别康桥》里所说的那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 片云彩。”[1]但是,他留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新诗文本,以及新诗文 本中那无穷无尽的文学意义。在他如萤火般短暂(1922年~1931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4 部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集》 (1931),另有集外诗60余首,集外译诗40余首;6部散文集:《落叶》(1926)、《巴黎的鳞 爪》(1927)、《自剖文集》(1928)、《秋》(1931)、《志摩日记》(1947)、《爱眉小札》, 另有集外散文30余篇;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以后又有《志摩书信》、《 爱眉小札及其续编》等多种集子。茅盾认为:“志摩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 末代’的诗人。”[2]对研究者来说,徐志摩是个谜,是一道有着无穷象外之象的风景。他 的留学经历,他在新月的活动,他的短暂而又富传奇色彩的文学创作生涯,他的单纯而又充 满诱惑的诗文,无不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徐志摩留学初衷并不在文学,他曾在《〈猛虎集 〉序文》中谈到:“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 想 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3](汉密尔顿,美国联邦社领袖,1789年~1795年任财政部长 ,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后来到底是什么促使他走向了文学创作之路,其文学创作衰竭的原 因又是什么。对此,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看法。 新中国成立前,以钱杏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是徐志摩的个性主义理想曾产生了他的诗情。钱 杏在《徐志摩先生的自画像》一文中指出,由于徐志摩耽于个人主义理想,以致睁着眼睛做 梦 终被现实粉碎,于是堕入浓重失望的痛苦之中难以解脱,这就是徐诗哀怨产生的原因。深层 含义是徐的个性主义理想产生了他的诗歌。这种说法可再商榷,因为就徐的诗歌内容来看, 描写个人主义理想的诗也就是《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寥寥数首。以茅盾为代表的观点认 为,徐志摩在时代的大变动中丧失了诗歌源泉。他在《徐志摩论》中认为:“……志摩诗情 的枯窘和生活有关系,但决不是因为生活平凡而是因为他对于眼前的大变动不能了解且不愿 意去了解!”[4]这种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内容上看,徐志摩的作品除了少数几 首诗(如《先生!先生!》、《叫化活该》、《太平景象》、《大帅》等)和极少数几篇散文( 如《青年运动》、《落叶》)有较大的现实意味外,其大部分诗作为抒情写景诗,与现实特 别是政治现实相去甚远。不像郭沫若等诗人,作品往往直奔现实题材。其次,从思想上看, 他的作品张扬一种个性主义理想,咏叹爱情,赞美大自然。并且他的那种理想几乎是柏拉图 式的理想,现实变动对其波动其实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徐志摩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其中,关于徐志摩 文学创造发生说较典型的是巴人的观点。巴人认为:徐志摩是那种自我以外没有世界,生活 的天地是很小的诗人。人也像动物一样,性爱成为惟一的灵感源泉。这种论调虽过于偏激, 但笔者认为多少触到一点实质。虽然他的出发点是批评徐志摩的资产阶级情调,并且缺乏有 力的论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徐志摩的研究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 。有相当多的论文对徐志摩文学创作产生之因有所涉及。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昭醇、王桂枝、 程荣华、吕家乡等人的观点。 李昭醇《论徐志摩的心路历程》中认为,徐志摩诗情勃发之因有二:其一,徐志摩对中国 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恨当时的时代病相。他的大部分诗作都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 义、追求自由民主的积极因素……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主义的崇尚,对劳 工的赞美,对传统的反叛……都在他笔下喷涌。驱使徐志摩产生诗歌创作的另一个因素,便 与中国第一个真正的新诗人郭沫若的诗歌有关。 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徐志摩的留学经历来看,1918年8月,22岁的徐志摩入美 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此番行踪,似乎 与文学并无多大干系。并且,如果一如他的理想,他应该步入政界实干,而非用虚幻的文学 去实现自己的宏伟大志。徐志摩的志向“是想做中国的Hamilton”。据有关史料,当初徐志 摩与张幼仪的联姻即有涉足金融界的考虑。其时张家权势显赫,张的哥哥张君劢是民社党主 席 ,张家是金融界和政界的名流。 至于说徐志摩的诗情由郭沫若引起,也证据不足。尽管徐志摩在1923年3月21日致成仿吾的 一封信中比较明确地表示了这层意思:贵社诸贤向往已久,在海外每厌新著浅陋,及见沫若 诗,始惊华族潜灵,斐然竞露。今识君等,益喜同志有人,敢不竭驽薄相随,共辟新土。但 就当时徐志摩的身份、地位来看,他对声名鹊起的创造社诸君而言的这番话,明显是恭维和 客套。从郭沫若和徐志摩二人文本分析,风格相差实是鸿沟。首先从诗风看,郭沫若属于那 种豪放纵散派,徐志摩则追求带着脚镣跳舞的快感,描写、抒情直往细腻里涨。其次,从二 人的创作内容上看,也是绝不相似的。徐志摩的散文有一种跑野马的风格(杨振声语),他的 诗中西合璧,既有西洋诗的构建,又特注重诗的民族语言的追求,讲格律、音韵和形式的整 饬;郭沫若的诗则注重情感的流露,形式的极端自由。徐志摩的创作给人一种碧野散步般闲 适的感觉;郭沫若的作品则让人激动发狂。徐志摩在优雅地吟诗;而郭沫若则在呕诗。从本 质上说,徐志摩与当代诗人顾城一样,只想生活在翡冷翠的闲适里,只希望躲在自己优雅的 小圈子,免却了尘世的烦恼;郭沫若则与现实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因此,徐志摩的诗歌肯 定不是学郭沫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