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这是当代文学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中,作家的叙述话语与富有权力色彩的政治话语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相信通过政治所唤醒的人的力量,不仅使人的精神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且能够改变自然和社会。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依据阶级性的特点,把人物形象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并赋予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介入社会的方式,在这些人物的矛盾、冲突、斗争中,构建一个具有浓重政治倾向性和观念色彩的文本世界。在这样的文本世界中,是否保存了乡村民间社会丰富、生动、复杂的面貌,仍然具有历史、美学的意义呢?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对两个问题作一简单说明: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民间 ”与新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2.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民间”的特点及内涵是怎样的—— 因为民间是一个变化的、流动的概念。 从新文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民间始终有着重要的意义。概括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与民间之间 的关系,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以李大钊、邓中夏等人为代表的与“民粹派”思想密切相 关的民间观,后来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经过瞿秋白、毛泽东的努力使之成为政治符号和国家 权力意识形态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民间、农村、农民的内涵没有多大的差异,他们眼中的 民间主要是指现实的、自在的民间空间,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是政治的、启蒙的立场,民间 是承担其社会改造使命的场所;二,以刘半农、沈尹默、胡适、周作人等人为代表,以《歌 谣》周刊为核心,在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倡导中,发现民间文学及其文化形态的美学意义并 纳入新文学的构建过程中。这些现代知识分子对“民间”的态度虽有所差异,但都从审美的 角度肯定了民间文化形态的精神价值,他们所肯定的民间不是现实的、自在的文化空间,而 是与此相关又有着重大区别的文化的审美世界;三,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既充分肯定和吸收了 民俗艺术中积极健康的生命力,又强调批判民间、提升民间以达到启蒙的目的。周作人对民间的这种二元态度与鲁迅是一致的。对民间的认同与批判都是与他们的启蒙思想有关。五四时期现代知识分子对民间的这三种态度,在漫长而又动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各有沉浮和消长,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民间与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人的民间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都是要把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贯穿于乡村民间的实践活动中,这一思想反映在文学上就是注重有历史意义的现实题材,在现象分析上强调阶级斗争的眼光,在故事叙述上强调集体行动的展开。这样一种传统,在十七年的文学创作中有怎样的变化呢? 在当代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形态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有特定的含义,依据陈思和先生的 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包含了来自生活底层(民间社会)的劳苦大众自在状态的情感、理 想和立场;其次包含了民间社会日常生活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民间文化艺术特有的审 美功能。这一民间文化形态在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中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存在,因为这时期 的国家权力一直把乡村民间作为改造的对象,同时要求知识分子在文学创作中贯彻其思想, 以实现政治意识形态所要求的现实社会秩序的构建,因此,民间作为权力意志的承担者,不 仅自身接受渗透和改造,而且与政治权力共同构成了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这也就必然产生了 对文学创作的规范化要求,“不仅规定了文学写什么(题材),而且规定了怎样写(题材的处 理、方法、艺术风格等)。在这种情形之下,民间文化形态的特点及其美学意义是如何体现 出来的呢?这正是我们试图以赵树理、周立波、柳青的小说创作为例来说明的问题。 一 赵树理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仍然延续了在四十年代所形成的写作传统,即站在民间的立 场上,运用民间的形式来表现民间的故事。但这并不是说他放弃了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关心和 责任承担,他曾说自己的小说要“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注:转引自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赵树理研究资料》,200页。) 这里的“起作用”, 不仅仅是利用通俗方法将国家意志普及远行,达到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包含了站在民间的立场上向上传递民间的声音,沟通民间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他是从民间的立场上去理解国家的意志和政策。 赵树理的这种写作立场决定了他对于乡村社会的基本想象方式是从农民的角度开始的,他 不是从政治的先验观念出发去虚构乡村中各个阶层及其人物的特点,表现新的代表社会“发 展”的力量怎样去改造乡村社会,而是以农民直接的感觉、印象、判断为基础,依据农民的 思维方式去表现农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变化,表现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民 间文化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展开小说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这正是赵树理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第一个特点——“由下而上”地展开对于农民心 理、行为及其社会事件的叙述,他不注重写“上边”的思想如何改造农民,而是写农民如何 去接受“上边”的思想,这样在他的作品中农民成为“主体”,政治宣传的意图包含于农民 自身转变的过程中,这个“转变”的过程不仅包含了民间文化形态的复杂、丰富与生动,也 包含了小说文本艺术魅力来自于何处的美学沉思,也就是说“如何转变”、“怎样转变”与 民间文化形态和国家权力意志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当人物“转变”的内在动因与国 家权力意志相一致或者说源于民间的愿望与国家政策没有冲突时,小说叙述与结构都有着较 为自然、完整的特点,反之,则呈现出滞涩、简单以及无奈的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