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少思想 中国近期的长篇小说我读了不少,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收获和进步是显见的。但与《长恨歌 》(王安忆)、《尘埃落定》(阿来)、《中国:一九九七》(尤凤伟)等优秀长篇相比,又总觉 得缺少点儿东西。缺少什么呢?我以为缺少的是思想。过去,我们的小说理论过分地强调了 性格和心灵,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思想。特别是长篇小说,如果没有思想的支撑是根本不行 的。我们的长篇小说作者由于缺少思想,又要进行写作,只有顺着时尚的路子走。别人写历 史,我也写历史;别人写人性,我也写人性。于是,就出现了下述的“扎堆”现象:洋人( 不带贬义)说人是“政治动物”,我们就写官场、人场、市场的丑闻,在作品中反复重复马 克·吐温的话:“人是最丑恶的……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中,只有他才具有卑鄙下流的才智 。”似乎人比动物还坏;又有人说人是“文化动物”,我们就写文化对人的挤压,那里的文 人,都力避灵魂的骚动,在忍耐中求平衡,在内省中求升华。最终,人物的独立自由和至高 的幸福被消解掉了,从而沦落为“文化动物”。还有人说,肉体是人的根本,于是一时间肉 体和感性则拥满小说,那里真正的人不见了,“人”成了肉体和感性的道具,什么鼓胀的乳 房 、魅人的大腿、红艳的嘴唇、媚眼等等,构成一个个自然的感官迷津,诱引读者陷入欲望的 深渊,不能自拔。我们的小说中这样的人物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批地产生出来。这恰恰反 映出一些作者思想阅历的差距。这些人厌倦理论,排斥理性,甚至于对概念、判断和定义也 一概不感兴趣,似乎有了这些就会败坏小说的灵性。其实,离开了概念和抽象,就不会有 任何思想、形象和语言的存在。因为任何语言本身,都是人类抽象和定义的结果。从某种意 义上说,长篇小说的内容是由作者的思想建材构成的,没有思想的作品是缺钙的作品;思想 平庸的作品决不会是好作品。小说家应是具有独到思想和见解的人,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 事物的神髓,并为它找到恰切的艺术表达形式。 由于一些作者思想阅历方面存在着不足,为了填充这个缺陷,他们就极力标榜自己的创作 来自本能的情绪等等。因此,把文学创作说成是来自本能的情绪,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 对小说艺术的一种贬低和曲解。我想,小说作者决不能成为林语堂讥讽的“学者”,用吐出 的东西“以饲”读者。而这被称为吐出的东西,黑格尔斥之为“既不是鱼,又不是肉,既不 是诗又不是哲学的虚构”。我们当前的小说中,这种东西还算少吗?作家思想修养的缺乏, 也是造成小说醉心于编造肤浅的煽情故事,罗列庸俗的猎艳追色情节,一味地在两性关系上 没完没了,致使作品品位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中年女作家曾不无遗憾地说,过去,我 辈写男女之情,到结束才敢手拉手。现在可好,小说开篇就是“他俩从床上滚到地下!”真 是连个过渡段都不要了。人蜕变为赤裸裸的“两脚兽”,两性间健康、美好的情感,统统化 为乌有。须知,人是会思想的动物,“而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语)。 中国的长篇小说还要走出在余温中写作的误区。在余温中写作,实际上是缺少思想的模拟 写作。文而无质,行而不远。缺少思想的小说,就像一个人缺钙那样站不起来,长篇小说尤 其如此。 (二)滥情 小说作为情感的艺术,它不可能不涉及到人的各种情欲的表现。我国近期小说中“婚外情 ”的描写,在影视制作的推涌下,大有野草猛长之势。继日本人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 《泡与沫》《爱如是》《一片雪》等6部长篇小说的被译介,且一版再版,是继《廊桥遗梦 》《马语者》《再见钟情》走红中国之后,所掀起的又一次域外“婚外情”小说冲击的浪潮 。国内的许多作家也纷纷助阵效法,一时间,什么《情爱画廊》《驶出欲望街》、什么《渴 望 激情》《比如女人》;什么《强暴》《上海宝贝》《糖》《一天一日》《欲望之路》《逆行 精灵》等,都以婚外情作为情节的主要支撑。这里,不是说“婚外情”不可以写,而是说许 多作品对这种人类情感的难题,不加分析地取一种肯定、认同或同情的态度。这就为那些沉 溺于追色猎艳、勾搭异性、结交情侣的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心理支撑。对于人们树 立正确的婚姻道德观,起到非常消极的影响,也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凡是写了“婚外情”的小说都是滥情之作,而是说作者应有个正确的 立场。不信你翻看一下,当下的许多小说中的“第三者”形象,几乎个个漂亮可人、多才多 艺;而妻子则多是冷漠、粗暴,不通情理、醋意浓浓。这时,已经富贵发达了的丈夫,便在 两个女人之间左右为难,痛苦不堪。最终,落得个维持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几颗破碎的心的 悲剧结局。很显然,作者的同情心留给了有过错方,对感情的不忠的被叛方即过错方,不仅 毫无谴责,且太过宽容。须知,人的滥情和纵欲是对自身生命的挥霍和践踏,是生命力的动 物化,也是对生命长度的缩短。人既要有“情”,也要有“格”。我们千万不能让欲望牵着 鼻子走,将自己变成为欲望的盛载工具。对比之下,我们倒对长篇小说《滥情的忏悔》(万 振环著)很感兴趣。主人公黄大海是一位颇有作为的作家,他仪表堂堂,才华过人。但对个 人的欲望却毫无节制,任意挥洒。他广交异性朋友,整日沉湎于滥情之中,而不能自拔于万 一,终于堕落为艾滋病患者,葬送了自己的生命。黄大海的悲剧具有很强的警示性,他告诫 人们,像黄大海这种放弃道德礼仪和法度不负责任的苟且偷情,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非常有 害的。道德禁之于未然之前,法律禁之于已然之后,其目的都是提升人的道德水准,建设健 康的人生。《滥情的忏悔》虽然写了“婚外情”,但它显然不应列入滥情的范畴,原因很简 单:因为作者有一个正确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