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进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早在1917年文学革命初期,当胡 适等人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正在美国瓦沙女子大学专修西洋史的陈衡哲,就在《留 美学生季报》第4卷第2期上,发表作品《一日》,开始了白话文创作短篇小说的最早尝试。 19 18年10月,她的短篇小说《老夫妻》继鲁迅的《狂人日记》之后,发表在《新青年》第5卷 第4号上,她成为《新青年》杂志上仅有的两位白话小说家之一。此后,她又相继在《新青 年》、《努力周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及《现代评论》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了 小说、新诗和散文。1928年,陈衡哲从她的小说作品中选出10篇,结集为《小雨点》,由上 海新月书店出版发行。 《小雨点》是陈衡哲小说创作的早期成果之一。《小雨点》集中的作品,从1917年的《一 日 》,到写于1926年的《一支扣针的故事》,它们体现了现代小说初期创作的真实面貌和鲜明 特色。在陈衡哲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大胆追求和实践中,既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和进步, 也留下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途程中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的足迹。 一 “五四”时期,同科学和民主密切相联系的人道主义,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文艺思潮。李大 钊在他1919年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明确宣称:“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 ,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注:《李大钊文集》下卷第6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同李大钊一样,“五四”时期的大多数文学革命的倡 导者,都把人道主义看作是思想感情中的最高精神,主张以包括小说在内的新文学来宣传人 道主义理想或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与此同时,提倡现实主义,成为“五四”初期文学革命中 的共同主张。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明确提出,“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 文学。”陈独秀将“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作为他“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内容 之一,提倡“目无古人,赤裸裸的抒情写世”。(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陈衡哲创作伊始,便在小说中表现出鲜明 的人道主义精神。她的小说,以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服务现实的精神,积极实践着文学革命倡 导者的主张,显示了中国现代小说初创期的显著特征。 1923年,陈衡哲在写给胡适的一封信中曾说:“我所能努力的,是借了文艺思想来尽我改 造社会心理的一分责任。”(注:《胡适来往书信选》第193页,中华书局,1979年。)正是抱着“改造社会心理”这一明确的功利目的,陈衡哲以其 特有的目光观照社会、过滤人生,进行文艺创作。 鲁迅曾指出:“小说家的侵入文坛,仅是开始‘文学革命’运动,即一九一七年以来的事 。”(注:《且介亭杂文〈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回顾“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的文坛创作现状,我们会看到,在作为新文学开端的 1917年,用白话文创作的作品,除胡适发表于《新青年》2卷6号的《白话诗八首》,以及发 表于《新青年》3卷4号的《白话词四首》外,便只有陈衡哲的白话小说《一日》了。难怪胡 适称《一日》“是文学革命讨论初期中的最早的作品”。(注:《小雨点·胡序》,上海书店,1985年3月。)《一日》从作者熟悉的身边生活 取材,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日间的生活情形。它选择了宿舍、餐室、课堂、图书馆等 场所展开对学生活动的描述,依照时间顺序将九个学生生活的片断连缀成篇。它虽近于校园 生活的写实性素描,但它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单纯感受。诚如作者在此文中所述,“他的描 写是很忠诚的”。《一日》虽涉笔于校园生活,而作品中却写到了女学生为法国战地医院的 伤兵发起募捐以及女学生爱玛要去法国到战壕中做看护妇等内容,这显然是人道主义悲天悯 人的态度和深挚的同情心的表现。尽管《一日》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一时难以在国 内产生大的反响;然而,它毕竟是身在大洋彼岸异邦的陈衡哲积极支持国内的“文学革命” ,开创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最初实践。它在堪称是中国现代小说史开篇之作的《狂人日记》 之前问世,不仅显示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敢于开拓的勇气,也在新文学初创期的历史上,留 下了中国第一代现代小说作者蹒跚学步的足迹。这足迹是幼稚、朴拙的,然而又是弥足珍贵 的。从《一日》开始,年青的陈衡哲,将她那支尚不自如但却富有生气的笔,正式伸进了 小说领域。 继《一日》之后,陈衡哲便迅速将小说题材范围由身边校园生活扩展到广阔的社会,用小 说去关心现实的人生,揭示社会真相,表现“人类情感的共同与至诚”。(注:《小雨点·自序》,上海书店,1985年3月。)如果说,《一日 》里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还只是作者在不经意的流露中;那么,在《一日》之后的小说创 作中,人道主义则成为陈衡哲审美选择的主导思想。1918年至1920年期间,陈衡哲相继在《 新青年》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老夫妻》、《波儿》和《小雨点》。 《老夫妻》叙写的只是一对普通夫妻日常生活的片断。作品中的老太婆、老太公,彼此间 虽有抱怨,有片刻的怄气,却更有幽默和欢乐。他们互相体贴,互相关心,恩爱和谐。作品 在看似纯客观化的实录中,蕴含蓍作者对人之间“至诚至爱”情义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