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的山东文学,在中国文学的世纪行程中,犹如一道源头深远、昼夜不舍的川流, 展现了勃郁激越的壮丽图景。 在幅员广大的中国版图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中,山东历来是备受人们瞩目的热土。它地处华 北、华东结合部的地理位置,雄视五岳的泰山,流经全域奔腾入海的黄河,长达三千公里的 海岸线,还有绵延两千多年、博大思精的齐鲁文化,使山东在中国的疆域、经济、文化乃至 政治格局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进入近代社会后,山东被卷入了遭受西方列强觊觎和被 强占、凌辱的历史,与祖国一起分担着承受民族苦难、挣扎奋斗的历史命运。20世纪初叶, 于新文化运动中再续现代生命的山东文学,在山东社会由封建蒙昧走向时代觉醒、从半封建 半殖民地走向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大背景下,其内质与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败紧密联结。在 中国文化、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汇和融摄中,在对时代风云及广泛社会生活的敏 锐感应和把握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貌和文化品格,以特色鲜明涵纳丰富的文学创造,荩 献于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苑林和文化实践。 一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文学现象,是自古以来中西文化中都曾涉及过的话题。从这一视 角出发去探寻和梳理地域性的文学史或其演变轨迹,在我国则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逐渐为 学术界所重视。这是由于人们已清晰地意识到“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近百年来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新文化传统在内。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区域 文化产生了有时隐藏,有时显著然而总体上却非常深刻的影响。”认为其“不仅影响了作家 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还孕育出 了一些特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1]。随着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与文学问题 的深入探察,我们还看到,各民族的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滋育了人们,并深深地渗入各地区 的文学创作之中;反转来,地方性文学创造,则给民族文化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而着重表 现特定区域的从自然风物、民情习俗到人民生存状态、心理和精神气质的地域文学,是最富 于民族性、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文学的民族性,正是民族文学的立足之本,也是民 族文学据以汇入世界文化语境的坚实依凭。实际上,从文学的具体生成来说,所有的文学都 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无论它反映的是都市还是乡村,这自然与创作主体的个性气质及所受时 代、环境影响等不可逾越的主客观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这也正是地域文学现象或地 域文学史研究能够成立的现实基础。因此,深入审视地域文学在不同阶段的艺术表征及内在 含蕴,归纳、抉示其特有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征,不仅能把握其历史的审美走向及演进规律 ,亦有助于揭示中国文学的深层艺术规律和总体文化特征。 作为区域性文学的一个类型,20世纪山东文学在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框架中,有着自己独特 的内涵生成和结构特点。要从“史”的角度,研究山东文学流变的总体现象,那么对所涉及 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的界定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对于有关作家作品范围的圈定,我 们认为大致应包含以下几种,即(1)属于山东籍贯的作家,(2)不是山东籍贯但有较长时间居 住山东,并在此期间有创作活动的作家,(3)以山东地区生活为创作题材和主要空间背景的 作家等。由于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形式,文学“文本不仅反映现实,而且创造现实”,“它自 身便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文学发展演进的各个阶段一般同时体现为时间过程,作家 与文学文本则属于充实、活跃于其间的空间实体,我们据此勾勒20世纪山东文学的时空格局 ,以便以此为坐标,进一步深入文学存在的内部形态及其与外部社会变迁的关系。 以1919年前后在北京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当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为中心的一些高校里,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文化精英,他们是新文化思潮和新文学运 动的先驱者、传播者。其中,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是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 团 新潮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时任《新潮》月刊的主编,也是活跃的新诗人;山东蓬莱人杨振 声(1890——1956),新文学初期重要小说家,新潮社发起人及主要成员之一;山东诸城人 王统照(1897——1957),重要新诗人、小说家,文学研究会发起成员,曾主编文学研究会会 刊《文学旬刊》。以上三人此时同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坚,也是山东新文学的第一代奠基 人和启动者。20年代中后期的山东社会,在济南、青岛等经济、文化重要城市,一方面广大 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积极感应新文化运动和社会大革命潮流,另一方面军阀专制统治十分严 苛,社会空气保守沉滞。广大农村更是日益走向凋敝破败。在社会及文化的窒闷动荡中,一 部分有志于变革又爱好文学的青年纷纷离开山东,去追寻外面广阔的世界。其中如孟超(190 2——1976)到了上海,李广田(1906——1968)、吴伯萧(1906——1982)先后到了北京,他们 在大都市的著名高校求学,同时在浓厚的新文化氛围中开始创作活动。孟超在上海和蒋光慈 等人组织新文学社团太阳社,创办春野书店、《太阳月刊》等,亦是新文学早期活动的积极 参与者。还有臧克家(1905—— ),在这时奔赴武汉参加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投身大革命 的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特殊的人生经验。20年代末中国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新进作家陆续离京南移。全国新文化中心遂由北京迁移上海。进入30年代后,王统照、杨振 声、李广田、吴伯箫、孟超、臧克家等相继回到山东。杨振声于30年代前期担任青岛大学校 长。其他人有的执教于大中学校,有的进入大学读书,几乎都在这一阶段写出了其高峰期的 作品。而在文化中心由“北”到“南”的转换中,山东省府济南、滨海城市青岛等地,逐渐 成为当时一些知名作家、学者一段时期内的中转站或落脚点。像老舍(1899——1966),1931 年由英国归国后即来到山东,他先后应聘于山东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后在青岛做专业作家 。老舍前后在鲁生活了七年,他一生大部分的重要作品在这里完成。还有闻一多、沈从文、 洪深、梁实秋、李同彝等人都曾在青岛大学任教,舒群、萧红、萧军、丁玲、胡也频等作家 也曾留居过山东。青岛大学一时间成为众多文学青年向往、歆羡之地。老舍在济南曾主编过 《齐大月刊》。王统照、老舍、王亚平、吴伯箫、洪深、孟超、刘西蒙等人在青岛合作编辑 《避暑录话》,一共出版了10期。这些外来作家、学者们在山东执教、写作、联谊,发表文 章,文艺家举行戏剧活动,并在此与全国各地的文学艺术界人士,报刊杂志出版业等发生联 系。他们创作中直接取材于山东生活的作品自然应该进入山东文学的范围。同时重要的一点 是,许多作家、学者有关的文化活动和写作、教学经历等,不仅在当时影响与改变着山东文 坛的气象,在后来的岁月里,也必然地成为一种文学和学术的资源,长久地发生着难以湮灭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