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一个多义世界。本文打算在简要梳理已有的几种意义读解的基础上,从中国文化现 代性角度去尝试别一种阅读,以就教于方家(注:本文原为2000年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于2000年11月在北京大学宣读。 一、三种阅读模式 目前对于金庸的阅读(包括阐释和评价)呈现众说纷纭的局面。无论是阅读方式还是评价, 都难以作简单概括。尽管如此,我认为还是可以从中梳理出三种主要阅读模式,而人们的肯 定或否定性评价也都可以从这些模式引申出来。 第一种阅读模式为俗文俗读,可称娱乐说。这是从金庸武侠小说的通俗娱乐效果着眼的, 认 为它的价值就在于向读者提供通俗的日常感性愉悦。但正是在这同一娱乐基点上,评价却可 能完全相反。肯定的观点认为,“俗”有什么不好?读者俗人俗性,俗文俗读,此俗何罪之 有?这种观点不是轻视或掩盖金庸小说的俗性,而是充满自信和自豪地肯定它,以俗为正、 以俗为美。许多普通读者往往对金庸持这一态度。而否定的人(如一些批评家、学者或社会 评论者)则说:金庸的俗是俗不可耐,是低俗或媚俗,甚至简直就如“鸦片”一般毒害读者 ,应当坚决“拒绝”(注:王朔以中国现代通俗文化正统或“革命”者姿态批评金庸的“俗法”有问题:“并不是 我不俗,只是不是这么个俗法。”他指责金庸的“俗法”代表了“以港台为中心包括新马泰 一带的华人资产阶级趣味”,与“四大天王”、成龙电影和琼瑶电视剧并列为“东南亚庸俗 文化圈”的“四大俗”。见王朔《我看金庸》,《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第77~78页。 )。诚然上述评价截然相反,但都共同地认定“俗”或通俗娱乐乃是金 庸小说的基本的或惟一的意义或特性。 第二种为俗文雅读,可称高雅说。这种观点不是认可金庸小说的通俗娱乐性,而是相反, 竭力证明它可由俗通雅,直通高雅文化层面,并且甚至具有极高的高雅性。由此出发,认为 金庸的特点在于俗文雅性,即通俗本文也指向并蕴含高雅文化属性。例如,认为金庸真实地 描写了中国人的生活形象;刻画了中国文化中的正气、情义、高尚人格、个性解放、民主等 主题;并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次把俗文化提升到雅文化的高度,证明通俗文化也具有雅 性,体现雅俗共赏价值,因而对于填平雅俗鸿沟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一些读者、文学史学 者、文学批评家及文化批评家持此看法。在这里也出现相反看法:金庸确实可以通向雅,但 这雅是“伪雅”或令人做作的高雅,对社会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注:王朔批评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这群人通过他的电影电视剧的广 泛播映,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以为这就是中 国 人的本来面目”,这是严重地“歪曲了中国人的形象”。见王朔《我看金庸》,《无知者无 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第三种是古典今赏,可称古典说。与前两种分别从俗雅角度去阅读和评价不同,这里着重 领会金庸对于中国古典传统的保存、发掘或普及性意义,认为金庸小说的价值既非俗性也非 一般雅性,而是古典性(或传统性)。由于金庸致力于以武侠小说形式发掘中国古典文化传统 的现代价值,因此在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持这种观点的多为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爱好 者和学者。但反对的人往往可能指责说:金庸的古典性是虚假的“假古董”。 这三种观点分别标举金庸小说的“俗”、“雅”、“古”特性,显然各有其合理处。然而 ,它们又各自难以沟通,并且每一种都会引发肯定和否定的相反结论。要想在这里硬性裁定 哪一种更具合理性是不必要的,应当承认,这本身就表明了金庸小说在阐释上的多义性和评 价上的分歧性。如果这一概括大体能够成立,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这种阐释多义性和评 价分歧性会同时存在于金庸阅读中?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跳出这三种观点各自的立场而从 一个宽阔的界面去重新阅读金庸小说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宽阔的界面上,金庸本文能显示 出它的远为丰富复杂的意味。这个宽阔的界面就是金庸小说本文被创造和阅读的中国文化现 代性语境。 二、中国现代性与文化精神 如果把金庸纳入中国现代性语境去阐释,会发现它具有一种跨越上述俗、雅、古等单一立 场而更具通串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现代性意义。 所谓中国现代性,也称中国文化现代性,主要是指与中国古代文化状况相对应的一种新文 化发展时段。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本身构成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过程的“长时段”,那么,中 国现代性则属于另一个新的由若干“短时段”组成的长时段(注:我有意不用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时代”而采用“长时段”概念。“长时段”和“短时 段”概念据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1958),《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慧 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204页。 )。中国现代性是指1840年鸦片 战争以来至今中国人在生活方式、宇宙模式、价值体系、伦理范式、心理结构、审美表现等 层面所体现的特性。如果说,“现代化”一词突出经济、商业和贸易等物质层面及相应的制 度层面的变革的话,那么,“现代性”则主要体现文化层面(即生活方式、宇宙模式、价值 体系、伦理范式、心理结构、审美表现等)的转变。这样的文化现代性力求回答中国人在现 代世界上的地位问题,即:中国人在现代世界上活得怎样?中国人在现代世界上具有怎样的 形象和个性?对此的探询必然会引申出如下问题:中国人靠什么来确证自己在现代世界的地 位?显然,靠的不应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或社会制度变迁,而应是中国文化在现代文化格 局中的独特个性,而这正是现代文化精神之所在。现代文化精神是尤其能显示民族的现代个 性和地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