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胜让我来写《诗歌的界限——网上现代诗选》序,这是对我的信任。虽然我的年龄和 能力都不够写序的资格,但我还是愿意写一篇关于互联网中文诗歌的文章。我现在可以说是 对它E网情深(一往情深),并且以一顶互联网中文诗歌推广者的帽子为荣。 作为一个亲历者,我目睹了中文互联网诗歌的萌芽、发展这一艰辛的历程。在这里我想就 我知道的一些情况向读者介绍一下。 最早的中文诗歌网站是什么时候创办的,我手头缺少这方面的资料,我想最早的萌芽也许 是 诞生在某个大学教育网或者商业网络公司的一个简单的BBS诗歌讨论区。 我的诗歌专栏开通之后,我就以它为圆心进行了新的互联网诗歌漫游之旅。来我专栏的诗 人、评论家以及诗歌爱好者也渐渐多了起来,月留言量平均在100个左右。也不知道是哪一 天我看到了诗人李元胜的名字,他在1999年11月创办了诗歌网站“界限”(http://www.limi tpoem.com),它是从久负盛名的“重庆文学”网站衍生出来的,它最初用的是虚拟域名,比 起很多一开始只做免费论坛或者免费个人主页的站点来说,它的技术起点是比较高的,而且 内容要丰富很多。其中,由内地各省十几个诗人任编委的《界限诗刊》,是传统媒质诗刊在 网上的延续。《界限诗刊》还出了英文版,这为中文诗歌的对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 ,它的藏诗楼、诗人照片收藏、民刊资料收藏也很的特色,具有较高的资料、文献价值。“ 界限”的开通,对中文互联网诗歌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它主办的“汇银诗歌奖 ”和“柔刚诗歌奖”,使一向缺少扶助的诗人得到了鼓舞,它的设置本身在网上也是一个吸 引眼球的亮点。最近这届获奖的诗人是蒋浩、杨键和王敖。其中现在美国读比较文学的王敖 在互联网上是非常活跃的,据一个不完全的统计,他在2000年《诗生活》的发帖量就达到了 千帖以上,是个惊人的数字。 我在我的专栏里结识了一个叫“zigui”的网友,我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伤心鸟”。他把我 带到了“古老的”诗歌BBS“新龙门客栈·诗歌讨论区”,在这里我结识了莱耳、小西等活 跃在网络上的诗人。2000年2月28日,我(内容总监)和莱耳(行政总监)、白玉苦瓜(总版主) 、小西等创办的“诗生活”网站(http://www.poemlife.com)开通了。它每月5日定期出版“ 诗生活月刊”(前任主持:高草,现任主编:十红一灰,副主编:赵霞、666)。“诗人专栏 ”、“评论家专栏”里面有王家新、张曙光、孙文波、陈东东、郑单衣、西渡、侯马、蔡天 新、宋晓贤、吴晨骏、杨小滨、马永波、林木、周伟驰、唐丹鸿等60多位当代活跃的诗人, 崔卫平、张柠、敬文东、张闳等当代诗歌评论家,此外,严力、朱大可、曾宏、普珉、黄灿 然、丁丽英、徐江、周瓒等30余位诗人、评论家的专栏正在制作中。诗生活通讯社是受黑通 社启发而成立的第一家互联网诗歌新闻通讯社。2000年,“诗生活论坛”成了中文互联网最 热闹、人气最旺盛的诗歌论坛之一,截止到2000年12月中旬的统计,已有300多位作者在论 坛上发表了3600多首(组)诗作。这和版主高草、王敖、天骄、白玉苦瓜,驻站诗人森子、李 元胜(请原谅我起的这个“驻站诗人”的名字,像个挂单的),《诗观点》主谈诗人胡续冬、 沈浩波、马骅、姜涛、敬文东的工作分不开。 如果你想查找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的话,我建议你到“灵石岛”(http://www.lingshidao.com)去看看,那里收藏着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西方的很多好东西。可以说“灵石岛”是 网上最负盛名的诗歌仓库之一,它出版有网刊“灵石岛周刊”等,每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 送各类诗歌精品。它的创办者灵石(李永毅),现在是北师大外语系在读的博士生。他虽然长 得又黑又瘦,但他却独自一人建设了如此庞大的灵石岛。灵石岛不像其他的网站拥有BBS, 人声鼎沸的。这里更像一间幽静的阅览室,网友们在这里静悄悄地出没,汲取着诗歌的营养 。灵石的哥哥李永刚也是中文互联网上让人尊敬的建设者,他创办的“思想的境界”网站在 我国知识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从李氏兄弟身上,我看到默默奉献这个词的形成过程,而在互 联网上像他们这样的建设者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你想找一个尖锐的个性化的诗歌网站,我觉得“诗江湖”(http://www.netsh.com.cn/ bbs/3307)当之无愧。它的前身是诗人南人的个人主页,后来这里成了北师大青年诗人的聚 集地,而现在它是著名的“下半身”诗歌写作团体的大本营。里面活跃着沈浩波、朵渔、巫 昂、尹丽川等诗人,他们从“7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概念中脱颖而出,提出了自己的“下半 身”主张,找到了具体的实践目标。当“下半身”刚出现的时候,在“诗江湖论坛”和“诗 生活论坛”等地就出现了“砸砖”和“捍卫”这样的BBS典型景象,有的网友认为这些诗人 倡导的“下半身”理论根基薄弱,有的网友认为他们有“做秀”的成分,有的网友认为这是 大胆的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突破。虽然对他们的了解很有限,但我个人还是认为作为一种写作 主张和写作实践,“下半身”都可以引起我们对诗歌的思考,不管是诗学意义上的还是社会 学意义上的。这种“砸砖”和“捍卫”现象的存在意味着互联网的自由的存在,而自由研讨 对于所有诗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而自由的衍生物“灌水”(指互联网上无关的或者没有 实际意义的文字)是无法避免的,它有趣味性,但也给网络建设者提出了如何管理的问题。 “文学大讲堂”(http://wenxue.newyouth.beida-online.com),实际上是个综合性的文学 频道,它里面的诗歌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在“诗网恢恢”的栏目里,不仅包揽了北大等在校 诗人的作品,还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最新的诗歌思潮与原创作品,它的专题也做得很有特色, 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它严肃而不乏活泼的因素吸引了很多网友。这和诗人胡续冬、马骅、 冷霜的参与有着重要的关系。和其他诗歌网站不同的是,“大讲堂”是商业性的教育网站“ 北 大在线”的一部分,它有资金、设施和人才的优势,这对它的发展很有利。它的不利处 也在于此,因为它很容易受到决策人经济方面考虑的影响,不像“界限”、“诗生活”等网 站纯是为诗歌而生的,正如一个资深网友说的,“大讲堂”能够走多远还需要继续观察。但 是我还是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商业网站或者是互联网公司能像“北大在线”一样独具慧眼为中 文诗歌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