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16(2001)03-0001-11 一 人们往往将“复兴”“衰落”“繁荣”“滑坡”等字眼运用于诗歌,但这恰恰说明诗歌艺 术本身综合互补的现代特性已被误解了。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及“五四”新诗脉动 之延续的当代诗歌,尽管可以有时段的划分,有地域的暂时切割,有步态与轨迹的些许差异 ,但无论何时何地,诗歌依然如同大海那样,它是潮流越过潮流,泡沫随着泡沫,运动之后 接着运动;从天而降的雨水并不给它增加一滴露液,潮汛在此岸上升又在彼岸下降;它在承 受一次次风暴之后,总是以安祥的威仪和无穷的变化开始新的里程;它的每一朵浪花都和才 情、智慧相连,证实着美为真服务,艺术与进步事业合作,缪斯用奇妙的琴音驱逐俗野之性 。 本卷诗选,始于1949年10月而止于1976年10月。两个“十月”,是20世纪中国史上两个重 大的事件。前者是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神州大地上诞生,饱经苦难的人们在硝烟过后开始建 设新的生活,与此同时,政权的更迭也使中国被一道海峡分割为体制不同的“两岸”;后者 是一场历时十年的文化浩劫终于结束,新时期的曙光使多年血凝的大地冰雪消融,并向世界 宣告中国走向改革与开放。这两个“十月”之间历时整整1/4世纪,描写和谈论这一时段的 诗歌,难以摆脱复杂而深远的社会历史事实,也不能不注意它和20~40年代诗歌相联系又 相区别的独立发展,以及它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的生长并呈示着不同的情致与格调。 在今天,确实有人在回望这一时段的诗歌时,投以某种鄙薄的目光。例如说:大陆无诗, 即 有,也是非诗,是政治说教;台湾无诗,即有,也苍白、颓废;港澳更无诗,即有,也是声 色犬马,等等。这无异于说,在中国的当代诗歌地图上,春风没有吹来过,玫瑰花凋谢了, 松涛不再呼啸,海浪不再汹涌,苍鹰抖不起翅膀,草原寻不见蝴蝶,从扬子江到阿里山都看 不到月光。诚然,在偌大的诗坛不难发现许多非诗、伪诗,但是,也正是在真、善、美不时 造访的诗歌艺术的峰巅上,总布满了来这里寻找精神食粮的灵魂。智力的自由,思考的渴望 ,想象的牵挂,总是使艺术的时空容纳、鼓励各种各样的创造——哪怕是艰难的探索。况且 ,中国当代诗人的心灵经过这么多颠踬顿踣,一旦开掘和发挥,那笔底的波澜将有难以估价 的深刻和丰富。这一点,在这1/4世纪里,无论在中国的北方或南方、此岸或彼岸,都形成 了一种无可抹去的诗歌事实。 在辽阔的中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除朝鲜战争期间出现的“战歌”外,基本属于以一种“ 早春的情调”涌动诗潮,从歌颂新中国到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颂歌”的形态成为当 时 新诗创作的主导、主调、主要规范。其间确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为硬性的社会意识所渗透、 为现实时政所左右,表现出明显的工具化、粗制化倾向,但业经积淀与淘洗,我们仍然能读 到一批精品,读出诗人们真挚的热情和不同的美学风格。及至60年代、70年代之交,大陆社 会“阶级斗争”升温,诗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数量上的“跃进”和质量上的“倒退” 出现明显反差,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诗坛一度“万马齐喑”,其后又大话、空话、假话 充斥。即便如此,诗之地火仍然在运行,埋在坝下如种子终将在春天发芽。 作为涌自海峡彼岸的一个诗坛系谱,台湾地区的诗歌在这一时段也有曲折中的行进。两岸 分离的时局,使台湾新诗一方面处于和中原母体的相对隔绝,另一方面又因海岛的地域而承 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新诗人们在历史断裂、地域切割以及中西文化碰撞中对于诗创造和 诗精神的坚执,就显得格外令人注目。尤其是在政治干预艺术、艺术反抗现实的情势下发生 、 成长的台湾“现代诗”运动,使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作为中国新诗流派的现代主义之余绪 ,在大陆日见消弥而在宝岛诗坛竟复活起来,及至70年代起,台湾诗歌跨越“现代主义”躁 动,普遍表现出寻求新诗“民族归属”的意向,重认传统,关怀现实。“现代”与“乡土” 并举,“老生代”与“新世代”并进,开始呈现诗歌艺术的多元走向。 香港、澳门长期分属英国和葡萄牙管治,它们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这里,诗人们始终 坚 持用中文写作显得难能可贵。香港进入60年代、70年代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会,中国文化和 英美文化共存同处又相互渗透,诗歌自然受到这种融汇型文化的沾溉。尽管消费文化、快餐 文化占据市场,但寂寞文坛上的痴情歌者,依然在不事喧哗的实践中有所创获,传统的乡情 ,根性的渴念,现代的律吕,都市的关注,也为人们提供了一道风景。澳门同样不是什么“ 文化沙漠”,“一平方公里出两位诗人”并非传说而是现实,格律体的“中华诗词”与自由 体的“现代诗”,在这“华洋杂处”的区区之地仍保持着各自的品质和色泽。 中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但在近现代, 除主体多数的汉族以外,其他各少数民族的诗歌并未获得应有的地位,有的民族诗歌甚至濒 临消亡的边缘。1949年以后,在中国大陆,随着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实现,民族自治区(州、 县)的建设,民族文化、文学的扶植,曾经是寥若晨星的少数民族诗歌,犹如孔雀开展般放 出异彩。民族诗人、民间歌谣活跃于草原、高山、边区、村寨。久已湮没的少数民族原典得 以搜集和整理。50年代、60年代重新问世的诸如《阿诗玛》(撒尼族)、《嘎达梅林》(蒙古 族)、《江格尔》(蒙古族)、《格萨尔》(一部分,藏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召 树屯》(傣族)、《梅葛》(彝族)、《创世纪》(纳西族)、《逃婚调》(傈僳族)、《热碧
·赛丁》(维吾尔族)等等,打破了西方某些人士所谓“中国无史诗”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