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的报告文学创作来说,90年代与80年代有何不同?进入21世纪以后又有何新变化?当 下报告文学的关注点是什么?新特点是什么?新问题又是什么?报告文学作家们正在思考什么 问题?有没有像散文界一样被创新问题所困扰?在创新方面又将会有哪些突破?还有,为什么 读者不爱读文学性、议论性的段落而只注意事实部分?对此作家们应该如何面对?报告文学写 作是否应该从作家的主观立场改变成从读者需要出发?适应读者究竟是靠近社会还是媚俗… …这些久已盘旋在记者心头的问题,日前有了一个破解的机会。上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报 告文学理论研讨会”上,记者向与会的报告文学作家、理论家们发出了这一连串询问。 今天的审美、对社会的反映等等已与前20年非常不同;文献性、反思性、通俗性 的 强化势在必然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网络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种飞速变化 面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必然影响到对报告文学的阅读期待。 作家李鸣生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像火一样的政治激情,二是 帝王式的主观评判。90年代的报告文学变得更客观、冷静,更加注重客观事实,以理性分析 代替主观评判,从历史、文化、法制、科学等各个角度反映社会,而不是像80年代的作品只 是政治一元。 作家何建明认为: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作品,严格意义上说是关注“静态”社会。21世纪 前10至15年,报告文学特别要关注的是社会动感状态下的变化,这是主流,也是必然,因为 今天的社会已呈流体形态,今天的审美、对社会的反映等等已与前20年非常不同。 评论家缪俊杰给今天的报告文学总结出“三弱三强”:1)新闻性减弱了,2)文学性减弱了 , 3)文学的批判性减弱了。这些减弱是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政治等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造 成的,而三个强化也就由之产生:1)文献性的强化前所未有,2)反思性的强化带来思考的深 度,3)世俗性内容加强了,从过去只写名人到今天也写普通人、平常事。 报告文学应首要提供信息,文学性已降为第二位;作家应从生命体验出发,用理 性精神表达;报告文学应更加关注时代和人民 在人们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被宣布进入了IT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变化之大简直是谁 也没有预料到的,而它的深刻性,也许我们很多年以后才能看清楚。 苏州大学教授朱子南认为:今天报告文学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信息,信息是可以量化的,可 以进行定量分析的,而传统的对文学性的要求已降为第二位。 评论家李炳银进一步阐述说:在传输手段非常快捷的今天,新闻与事实的几乎同步,对报 告文学提出了有别于新闻报道的独特视角,一曰“综合研究”,二曰“理性开发”。对于报 告文学创作来说,信息和事实是它的基础,但又不能只是机械地提供信息和事实,而必须从 作家的生命体验出发,用理性精神表述对社会和人生的见解。今天的报告文学应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强调这一点。 作家王宏甲则认为,当下的报告文学首先应该关注时代,他批评说,任何时代的文学,都 不是以作家的主观创作、而是依据读者的需求发展起来的。今天面对时代发生的重大变迁, 我 们的作家关注得很不够。 作家白描则提出,报告文学还是应该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作家的血脉应该和老百姓相通。 血液要流在一起。 报告文学作家们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具备一种深厚的功力;报告文学应摆脱旧套 路,应考虑更多赢得市场;社会应对报告文学作家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 新时期文学已经走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路程,跨进了崭新的世纪。在这20多年的探索中, 中国文学的前进,与社会的发展相同,速度惊人。当下在散文界,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创新。 那么,报告文学作家们正被什么痛苦所困扰? 《中国作家》副总编杨匡满、编辑家田珍颖、作家李鸣生等,都谈到提高作家自身素养问 题。他们认为:报告文学是综合性文体,涉及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多极化、多元化的今天,必须具备一种深厚功力;而报告文学的写作特点,是比小说、诗 歌、散文更具有社会性的,作家们面对的是公开化的事件,表达的自由相对较少,这就把这 种功力要求又往高处推进了一步。 老作家程树榛提出:当下的报告文学写作应该短些,更短些;近些,更近些;新些,更新 些;深些,更深些。老编辑崔道怡提出创新问题,认为应该摆脱旧有套路,创出新的格局。 报告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胜友提出文学与市场的问题,他强调作家们一定要面 对现实,在当下报纸、图书、影视、网络四种媒体分流读者的严峻形势面前,不考虑读者的 需求,一味只沉浸在个人化的写作情绪里,即使你写得再文学再高雅,没人看也是白搭。再 说 ,今天的图书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精品文学也拥有大 量读者,王安忆的《长恨歌》发行了26万册,贾平凹的《怀念狼》23万册,余秋雨的《千年 一叹》60万册,《我的父亲邓小平》接近200万册。考虑市场,不是要媚俗,而是必须赢得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