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2)01-005-08 如今,全球化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袭来,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进入,中国文化应当积极思考未来文化发展策略,建构有当代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至为急迫。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此乃我们建构新文化体系的基础与材料。在此过程中,须以时代精神为导向,对传统文化加以扬弃、改造,使之成为当代文化的有机构成。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我们对它加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当代文化。 古代文学研究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易疏远时代。不少人的确有这种倾向。只知有古,不知有今,完全置自我于现实生活之外的研究,实际上在逃避自己对现实的责任与使命。研究古代文学的旨归,不是要回到古代,而是要落脚当代,要为今日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可资利用的资源。知古而不明今,何以达到上述目的。还有些人认为,倡导古代文学研究为当代服务,会弱化它的独立性,妨碍它的良性发展,此说值得商榷。学术研究需要有独立的品格与地位,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独立并不意味着孤立,与时代绝缘,不食人间烟火。绝对独立从来没有存在过,也不可能存在。一门学科对社会百无一用,那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不可否认的是,一门学科的发展、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需要。自觉地参与到当代文化建设中来,不但不会阻碍古代文学研究,而且,只会促进它的发展。 社会需要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多些人文关怀,以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文化问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可人们的道德精神境界非但没有相应提高,反而有下滑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古代文学研究应该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属伦理政治性文化,崇德尚义观念甚强。研究者可以挖掘出富含这些传统美德的篇章,并以时代精神加以阐释,为今所用。提倡进行人文关怀是对当前研究中出现的极端个人化的反拨。一些人把研究当成完全私人化的事情,或为了一己喜好做一些毫无价值的零碎研究,或为了利禄功名进行一些肤浅不实的研究,一言以蔽之,很少去思考研究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之所在。多些人文关怀,少些个人主义,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更大的价值,我们的学科才能健康发展。 古代文学研究应当自觉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提高水平,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当代文化建设中来。一门学科要发展,沿袭千年不变的套路是注定不行的。随着社会生活变迁,教育制度更改,今日研究者的文言功底与古人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再仅以传统方法治学,便难以达到古人的高度,遑论超越。运用新观念方法并不是趋新求异,而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一直强调学术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具体而言,就是要有与时代相应的理论方法。运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古代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受到重视,原型批评、心理分析、结构主义等纷纷登场,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人过于看重方法自身而对文本关注不够,严重者甚至出现不分对象,随意生搬硬套理论现象,有削足适履之弊,招来一片批评。不足恰恰表明古代文学研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观念方法,这种状况不改变,必将制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古代文学研究者理论素养相对薄弱,我们应知难而进,主动补上这一课。运用新的理论方法能开阔研究思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促进学科的发展繁荣。如这些年用人格理论研究古代文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建构今日国民人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天中西文化交往激增,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又为我们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敢于尝试新理论新方法,而不是固步自封。 进入21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多些人文关怀,自觉运用新的观念方法,提高学术水平,以便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参与当代文化建设。 收稿日期:200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