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20(2002)01-0011-05 一 文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语言艺术。高尔基说: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作雕型描写的艺术[1](P44)。因此,语言运用,应该是文学创作最早注意的问题之一;对语言运用的批评,应该是文学批评最早关注的问题之一。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2](P130),提出什么是诗及诗的内容的问题,就涉及到语言运用的问题——“言”,“志”是要用“言”来表达的,《汉书·艺文志》解释“诗言志”说的更明白: 《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孔子曰:“不言谁知其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诗是“言志”的特殊形态,“诗言志”,一方面指诗抒发怀抱情感的特性,另一方面则强调出诗是一种语言艺术。以语言为根本材料来实施表达者除文学外,还有政治、哲学、历史等,先秦时期,文学尚未独立。因此,对文学语言运用的批评亦未从对语言运用的批评中独立出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起,他们从各自所代表的阶层利益出发,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提出多种不同的看法与主张,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他们都是以语言为武器争辩不休。于是,时代对语言运用问题有着充分的重视,诸子百家在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的同时,也对语言运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对他人或自身的语言运用加以评论,这就是先秦时代的语言批评。此中亦有涉及文学语言批评方面的,或普遍性的论述语言运用而涵括了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或论述普遍性的语言运用修饰化的问题,或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提出的问题。此处整体性论述先秦时期的语言批评,从中窥测彼时文学语言批评的点点滴滴。 当孔子说:“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子路》)时,孔子是在强调语言所含内容的重要,而不是强调语言自身的作用。但人们往往可以看出在具体环境下语言的重要性,如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子路》)时,则是强调语言运用对兴礼乐、中刑罚的作用,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语言使用在某种情况下,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重要作用。又如《易传》中称:“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论语·颜渊》称“驷不及舌”,须谨慎对待。《诗经·大雅·板》称: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这是说当语言运用到王朝政令时,其诸种形态对民众生活及心理的影响。 荀子对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谈得最为透彻。《荀子·非相》中称,有些人尽管思想观念与行为很正确,但假如“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从观念上要喜好用语言表达,在实践上也要用语言表达。“故君子必辩”,“辩”即善于用语言表达。而不善用语言表达者,荀子称为象扎起来的口袋,是“鄙夫”、“腐儒”。他又用现实生活的美好或珍贵之物来比拟语言: 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善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 这些比拟中,“观人以言”之“言”当为书面语言,“听人以言”之“言”当为口头语言。 二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兴起,他们用口与笔宣传自己的主张,他们对语言及其运用问题的探讨,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加强语言表达的问题。 墨子注重言辞的实用功能,他提出的加强语言表达功能的方案最为具体,他说言谈议论要有准则,以言有准则来加强表达的力度。《墨子·非命上》说:“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义法”或作“仪、表”。这就是“三表”: 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辩,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 他以语言内容的深厚有依据来加强其表达的效果,但这未涉及语言自身。 孔子提倡对语言实施修饰以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这涉及到语言自身。《论语·宪问》载: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所谓“草创”、“讨论”、“修饰”、“润色”的对象是“命”,即政令,而政令的载体是语言,所以要“修饰”、“润色”的对象也是语言。那么为什么要“修饰”、“润色”呢?《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之语: 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 孔子认为只有“文”才能使语言最大程度产生效益,假如“言之无文”,那么,“行而不远”,这是用比喻说法表明语言不经过修饰就不能传播得更远。荀子亦就如何加强语言的表达、使语言所表达的能够被接受,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荀子·非相》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