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女性文学在本文中被界定为女性作家以女性为创作重心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着重反映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所特有的品性。 目前,在台湾文坛,女作家特别多。据台湾妇女写作协会的统计,有345名。没有在“妇协”登记的女作家还不包括在内。其中,1945年以后出生的约占三分之一强。季季、施叔青、廖辉英、袁琼琼、李昂、张晓风、朱天心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女作家。女作家大多在作品中集中反映女性的思想、情感、生活状况及其命运,无论就质量或者数量,在台湾文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分别就台湾女性文学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基本特征作一简要论述。 一、台湾女性文学的历史 (一)女性文学的源起 台湾女性文学源起于本世纪五十年代。1955年台湾妇女写作协会在台北成立,是台湾第一个妇女文学社团,创办的《妇女文学》杂志,成为女性文学在台湾源起的一个显著标志。 五十年代的台湾女作家主要是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学创作经验带到台湾的那些人,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当时的台湾对这些女作家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孤岛。她们普遍有一种怀旧情感和游子心态。当时的文坛中,男作家仅靠稿费无以养家,必须另谋职业,写作只能作为业余爱好。面对社会的封闭,文化的断裂,一些不承担谋生职责的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妇女,拿起笔来,将儿女情长,乡愁别恨付诸文字。这些女作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关在家庭小天地,借写作以解忧。伤感忧戚是她们作品的主要基调。 这时期的女性文学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但她们没有象“五四”女作家痛快淋漓地抒发自我“痛苦的经验和崭新的情感”,相反,文坛边陲的默默思索和难以抒发的自我成了这一代女作家的时代特征。她们在作品中虽没有“五四”女作家表现的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参与意识,但大多能够从爱情、婚姻、家庭的范畴来表现女性在封建礼教、宗法思想束缚下形成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她们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肉体的摧残与精神的伤害。在控诉封建礼教、宗法制度的罪恶、表现妇女的人生悲剧和表达妇女要求解放的愿望等方面,与“五四”女作家达到共识和认同。 (二)女性文学的发展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 六十年代,现代派文学浪潮狂飚突进,并且成为台湾文学的主流。这个时期,以台大外文系为主的一批女作家异军突起,她们受西方文学影响较深,在创作时力图借助现代艺术感知和把握方式来表达对现实世界中妇女命运的思考。如欧阳子的小说,主要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着重于描写少女、少妇、中年女性在性爱问题上的变态心理。这时期的女性文学虽然有创新,但其新意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本土的妇女形象已开始一批批地出现在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中。 在这之后,更为流行的女作家是琼瑶、三毛、郭良慧、杏林子等,她们相继进入文坛,成为台湾女性文学在六十年代的另一流。这些女作家多以自身命运和社会现实作参照,以大众文化消费为目的,热衷于宣传爱情至上、缠绵飘渺的思想情绪,受商业化风气影响很深。她们在作品中虽然缺乏女性的自我关怀和启迪心智的哲学内涵,但却拥有不少的读者。这也是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另一不同寻常之处。 七十年代,台湾的经济快速增长,加上教育的普及和新闻传媒的发展,原来封闭的社会文化结构得以改变,传统的价值判断标准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冲击。这时,新女性主义文学随之崛起,面对变革中的社会,女性文学将视野落在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上,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如曾心仪《彩风的心愿》、《朱丽特别的一夜》等。但可以看到,女作家在努力挣脱旧规范,摒弃陈腐的风俗习惯的同时,塑造的女性形象仍将中国劳动妇女勤劳、朴实、坚韧的传统美德继承了下来。而真正将新女性主义文学推向崭新高度的应该是八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学。 (三)女性文学的新时期 八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涌现出许多高质量有影响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原因之一是女性教育在台湾社会的发展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有资料显示,1953年,台湾女性20~24岁人口平均只受不足四年的教育,为男性教育年数的57%。而到1983年,台湾同等年龄的女性人口平均已受到十年的教育,和男性教育年数相差无几。台湾女性的就业率也由1965年的33%上升到1983年的42%。女性受教育及就业机会的增加自然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也提供了机会。此外,八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新气象的出现还应归因于女性文学受西方女性主义,特别是在美国蓬勃发展的激进女性主义的影响。重视男女两性角色分析的女性主义文学在岛内兴起,女作家开始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女性角色与地位的问题。 这时期的女作家,一部分仍以传统的爱情婚姻题材为主,但融入较多的现实关注,以塑造鲜明的新女性形象来超越传统的女性文学。所谓“新女性形象”,吕秀莲在《新女性主义的内涵》中概括为:“以生为女人自傲,能充分发挥志趣,适度保持自我,负责任,尽本分,有独立的人格思想而与男女两性均维持和睦真挚关系的女人。”廖辉英的《油蔴籽》、袁琼琼的《自己的天空》、朱秀娟的《一个少女的心路》以其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成为这类作家的代表。 这时期的另一部分女作家,则完全抛弃了传统女性文学的柔性题材。广泛融入知识性、人文性题材,大胆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现实弊端,发展成具有阳刚风格的女作家群体。近期的朱天心、平路、蔡秀女、陈烨等,堪称是这一组作家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