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世界儿童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它的真正成熟、繁荣,并取得独立地位的黄金时代是在本世纪。本世纪儿童文学具有迥异于传统文学的风采和思想文化特点,其主要表现是:1.对儿童天性的美化和崇拜;2.狂放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的交融;3.对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的强烈关注;4.深厚的哲理意蕴;5.高度游戏、娱乐化。但在当前儿童文学出版物中,卡通化潮流是令人喜忧参半的现象,应把那些渲染暴力、恐怖和格斗的卡通画书视为一股浊流而予以抵制。 关键词 儿童文学;现代文化品格;幻想作品;卡通;游戏;娱乐化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空前繁荣,各国在创作和出版方面的国际交流也日益活跃和密切,早在1953年就成立了“国际少年儿童图书评议会”(简称IBBY)。我国虽在1986年才加入该组织,但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我国现代儿童文学自它呱呱坠地之日起,便带有中外文化交流的鲜明胎记。扎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营养,一直是我国儿童文学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然而近些年来,在不断扩大的国际文化交往中,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样一种倾向,潮水般大量涌入的外国儿童卡通读物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冲击,已超出正常交往的范围。特别是那些没有多少文化品位,一味渲染暴力、恐怖、格斗的卡通画书,在富于刺激性的广告宣传的强大攻势下,居然在较长时间内雄踞儿童图书市场的霸主地位。毫无疑问,造成这种不正常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我们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界自身的责任来说,也是与我们的研究、指导工作太薄弱分不开的。长时期以来,我们对世界儿童文学的研究和介绍的重点是放在前苏联和东欧的文学成就上,而对西方儿童文学则主要是着眼于19世纪以前的文化遗产,乃至我们不少同志对现当代世界儿童文学的整体风貌及其现代文化品格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本文在这方面做些初步探讨,或许有助于我们在当前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现代儿童文学的崛起与发展 世界儿童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老的民间传说直到19世纪前期经由安徒生之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大体上都属于传统文学范畴。那些故事和作品大都是以遥远的过去或是异域仙境为背景,以仙女、精灵、公主、王子等类型化人物为主人公的非现实的故事,强调的是宗教信仰、道德伦理方面的训诫和讽喻。安徒生的童话虽已将现实生活引进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体验和理想,但并未完全脱离对民间故事的依托,如《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名篇,都还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的再创造。 儿童文学发展的划时代转变是在19世纪后半叶,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在儿童教育观念、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上具有更新意义的作品。文学史家普遍认为,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具有现代特点的儿童文学崛起并空前兴旺发达时期。由于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创作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一大批表现性本善,强调娱乐和快活的作品纷纷问世。其中最突出的是英国的童话和英、美、法等国的儿童小说。这一时期的童话经典作主要是金斯莱的《水孩子》(1863)、路易斯·卡洛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哈哈镜王国历险记》(1872)、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1881)等。其中最有革命意义的是《艾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它那狂放的、几乎是不着边际的幻想,展示了一个迷人的梦幻世界。在崇尚礼仪和道德训诫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这部童话实际上是久被压抑的心灵的自我宣泄,是备受束缚的精神的自我解放。这样一些童话虽然与传统童话保持着承传关系,但在艺术形态及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上已大大有别于传统童话,因此欧美世界普遍将这类现代童话名之曰“幻想作品”(fantasy)。 这一时期的儿童小说创作中最富于革新意义和现代风采的是马克·吐温和史蒂文斯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儿童破天荒地不再被看作受成人保护和教训的不成熟的人,而是在人格、勇气和智慧等方面都明显地优越于成人的新世界主人。汤姆和哈克贝利都是社会习俗的叛逆者,他们善良、正直,渴望冒险,追求自由,毫无成人的偏见和世故。他们的美好天性使庸俗、卑劣的成人世界相形见绌,黯然失色。就创作动机来说,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首先应看作是他的恋旧怀乡之作,宽广的密西西比河始终倒映着他少年时代倔强不屈的身影,令他魂牵梦绕。而史蒂文斯一生遭受病痛的折磨,行动不便,他创作《荒岛探险记》既是为了满足儿子的渴望,也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心灵自我解放和宣泄的需要。从美学理想来看,这些作品虽不乏道德褒贬和社会批判意识,但作家所追求的主要不是对孩子们的教育和训导,而是真实地表现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满足孩子们对快乐、冒险、自由的天性需要。他们笔下的少年儿童实际上已经走进了20世纪,成为新世纪的儿童文学主人公。 文学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它由以产生的时代和文化土壤。20世纪的历史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的发展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二次大战前的童话(幻想作品)和儿童小说可以说大都充满了巧克力奶香和蜜饯的甜味。早在本世纪初,美国作家鲍姆笔下的小姑娘多萝茜就带着她的稻草人、铁皮樵夫和狮子踏上了奥茨的国土;而英国作家杰姆·巴里的那个美妙的小精灵,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更是忙着把世界各地爱作梦的孩子带上虚无岛;紧接着,泰晤士河边又出现了格雷厄姆的著名的小鼹鼠、河鼠、癞蛤蟆和獾先生;不久,罗夫汀的多立特尔医生带着他的动物朋友开始了周游世界的旅行;然后,便是米尔恩的小熊温尼·菩、特莱弗斯的玛丽·波平斯阿姨等纷至沓来,呈现一派空前热闹的景象。这一时期的儿童小说也似乎远离在文学主流和社会现实之外。成就较为突出的是美国的幻物故事和历史小说,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1903)、詹姆斯的《斯莫基》(1929)、利夫的《费尔迪南的故事》(1936)、罗琳斯的《一岁的小鹿》(1938)等都是描写动物故事的杰作,有的虽不是专意为儿童创作的,但对动物的生动描写理所当然地使孩子们把这类书看作自己的读物。而历史小说则多取材于美国拓荒时期的生活,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槐尔德的《大草原上的小屋》(1936)为代表的系列小说和考兹沃斯的《萨莉走了》(1936)及其系列。这一时期的英国儿童小说多继承史蒂文斯的传统,在惊险小说的创作上较为突出,代表作家有吉卜林、哈纳特、朗萨姆、布莱顿等。此间,前苏联的儿童文学亦颇堪注目。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儿童小说虽然都是写实的,但多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存在着美化和淡化儿童性格中阴暗面的倾向:历史小说中的田园牧歌情调、惊险小说中的哥特式风味、社会小说中对现实的理想化等等。这种创作倾向与这一时期动荡不安的世界历史现实是很不相称的。当时的创作倾向是,为了让孩子们那纯真的心灵和快乐的童年世界不致于蒙上现实的阴影,作家们似乎有意用幻想编织着五彩缤纷的屏障,将孩子们阻隔在现实世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