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当前文学创作不很景气的状态下,北京文坛悄然淡出了一片新的小说景观,并正在引来人们日渐专注的目光,那就是魏润身的小说创作。 魏润身的小说世界其实是颇斑斓的。他在生活的画布上描绘着文学的“通景画”①。 这一扇被推开的是传统文化小说之门。由于早年家庭生活氛围的浸染与个人的喜好,魏润身对文物古董字画有着相当透辟的了解。父亲曾从事过文物行当的工作,对他产生的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又常常带他到琉璃厂去看那些名人字画,金鼎玉瓷;加之自己有心搜读大量书刊,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方圣土便愈益令他神凝魄聚、意笃情深了。所以,他的小说从这里开笔破题儿,实在是理所当然。如今,他已在这块土地上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瓜果梨桃。这些文物题材的小说,本身就是一方方文字磨就的端砚,一只只文字描成的画壶,精巧玲珑,光彩熠熠。它们在苍凉动人的故事中溢出有韵有味的情致,撩人心神。像《蕴和殿纪事》②描述了文物商人的坎坷经历,《毙画》③写出了一位临画高手的崇高民族气节,以及他从自我迷失到走出自我的精神解放过程,《顶戴钩沉》④讲的是一位可敬的老人抢救祖国文物的动人故事,而获得了第四届“《十月》文学奖”的《血沁》⑤则树立起了一位老玉石匠人反对造假货骗人的伟岸形象。当然这些只是魏润身文物题材小说项链上随便摘下的几粒珠子而已,如今他在自己的作坊里正精心雕琢着更精美的器物。 北京这座六朝古都,光是它历史上的那份辉煌,便不知引动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从而留下了无数以它为背景的锦绣文章。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四四方方的一座紫禁城,更使众多的作家向它大飞青眼。魏润身也是其中的一位。生长在紫禁城畔,金瓦红墙,明湖碧树,晨钟暮鼓,巢燕归鸦,这一切朝夕相伴着他的人生历程,也将他从小便浸润在紫禁城深邃浓厚神秘的文化氛围中。于是在手拊清史、心逐野议之时,那紫禁城中的坐殿皇帝,后苑妃嫔,白头宫女,大内阉人以及文人骚客,贵戚权臣,伧夫村妇,市井小民便都带着他们的故事,从历史的清晨苏醒,奔来他的笔下,或显其穷奢极欲之相,或发其大喜大悲之情,或行其不尴不尬之事,或留其蚁聚蜂忙之俗。这就是魏润身创作他的“紫禁城系列”长篇历史小说的动机与动力,而且我们的确已经看见了这幅长卷的部分画面——那就是发表和出版了的《红玛瑙,相思豆》⑥、《紫禁城内的冤魂》⑦和《宫廷洋画师》⑧。另外,写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和权臣李鸿章的长篇小说均已杀青,且前者的部分章节被《十月》杂志选载⑨。检读这些作品,紫禁城内外生活着的各色的人物,他们的言语行状,颦怒爱恶,可以说写得生气盈盈,夺人眼目,惹人情思,动人心魄。 北京作为我们新中国的首都,是一座世界级的大城市。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给北京城和北京人带来的是日新月异的巨大的变化。魏润身的现实题材小说追随时代的脚步,几乎是同步地反映着在这种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前,北京人的新鲜、投入、怀疑、彷徨、苦恼、恐惧、喜悦、失望、乐观等等万花筒般流转着的情绪。在他的以中篇小说《走向春深》⑩、《苦涩缤纷》(11)、《挠攘》(12)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品里,人们看到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令人气喘吁吁,追赶不上;各种各样的政策、信息、机会和危险都笑咪咪地来到面前,抓挠人们的胳肢窝,触动人们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冲击人们根深蒂固的习惯和意识。于是人们高兴,骂街,烦躁,自觉地或身不由己地卷入漩涡。古老的北京固有的思维方式与开放了的北京的新潮观念在它的子民们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时候,就像两列对开的火车“咣”地撞在一起,撞得人们头晕眼花脑震荡,清醒过来看到的已是个“破碎缤纷”的世界了。魏润身抓住了这些,用他的小说给处于剧变台风眼中的北京城和北京人号脉,这就产生了他的第三幅当代北京的文学“通景画”。读读这批作品就会相信,他的这根烦躁骚动的脉号得准确,号得深刻,号得生动,更号得多情——就好像把住了一位小姐的胳膊腕儿。 2 魏润身的小说创作,从不标榜什么新的旧的“主义”,他不追时髦,不赶浪头;他执着地守望在自己的文学塔楼里,像一位勤勉的哨兵,放眼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烟云,绘制写实兼写意的画图。但他并不是自我封闭,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自觉而明确的追求:那就是要立意写出北京这“文化古都”的“文化”来。这是他始终热恋着的最清醒的梦。 “文化”是什么?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人们始终在喋喋不休地争论,时至今日也没有给出一个能说服他们自己的权威定义来。五十年前,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人类学功能学派一代之大师”(13)的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曾仰天长叹:“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地加以定义及完备地加以叙述,则并不是容易的事”(14)。但文化人们毕竟是高智商的动物之群,所以,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他们又已经取得了共识。 还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例。他将“文化”分为物质与精神的两部分,就是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他认为,物质文化包括总称为“器物”的众多内容,如房屋、船只、工具、武器等,这是文化的基础部分,它决定着本民族文化的水准;精神文化总称为“习惯”,“包括着种种知识,包括着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着社会组织的形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包括着语言”;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灵魂与动力,两者“不能缺一,它们是相互形成相互决定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