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亡文学潮 抗战文坛上,活跃着一支文艺劲旅,他们组织社团,编辑刊物,研究理论,从事创作,参加抗日文艺活动,人们把这个松散的文学群落,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是李辉英、肖红、舒群、罗锋、穆木天、林珏、端木蕻良、骆宾 基、师田手、铁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蓄谋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长驱直入,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日寇的铁蹄就踏遍了白山黑水,占领了东北三省。3000万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兴盛不久的东北地区新文学,受到日本帝国主义文化的摧残与迫害,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几近凋零。1932年后,由于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的重新建立,形成了一个东北抗日中心,抗日斗争的烈火迅速地燃遍了大地,各种形式的武装反抗在各地展开,抗日救亡的自卫军、义勇军、红枪会、大刀会纷纷揭竿而起。与此同时,一批有才华的文学青年,如肖红、肖军、白朗、塞克、金人、山丁等在党的文化工作者罗峰、姜椿芳、舒群、高文化、金剑啸的影响下,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北满文学”中心。他们利用《国际协报》的“文艺”、《大同报》的“夜哨”、《黑龙江民报》的“芜田”等刊发表了一批苏俄作家的翻译作品、理论和部分创作;组织抗日文艺团体星星剧社、白光剧社进行革命宣传;举办“维纳斯画展”,开展多种文艺活动,出版过肖军和肖红的短篇小说集《跋涉》及俄国翻译作品集《零露集》等。《跋涉》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金剑啸在一篇评论中指出“在那每一页上,每一字里,我们是可以看到人们‘生的斗争’和‘血的飞溅’,给以我们怎样一条出路的线索。”这部标志着当时最高创作水平的小说,被称之为“一颗袭入全‘满’的霹雷”。其他如金剑啸的长篇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描绘了兴安岭中抗日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歌颂了民族志士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爱国精神;罗烽的独幕剧《两个阵营的对峙》以一个疯人院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反映了团结起来,埋葬人中丑类的战斗精神;白朗的小说《叛逆的儿子》通过一个地主的儿子毅然反叛罪恶家庭的故事,展现了在时代召唤下青年一代的觉醒与抗争。反日复土的革命文艺在荆天棘地中迸开出一朵朵鲜花,引起了日伪统治者的恐惧与仇视。1934年后,《跋涉》出版不久就遭到查禁,罗烽等被捕入狱,一批从事文学活动的青年受到迫害,东北大地,阴云密布。1934年6月,肖军、肖红离开故土,流亡关内。次年春天,罗烽被营救出狱后,与白朗逃离哈尔滨。舒群、师田手、林珏、铁弦、金人、姜椿芳等也相继入关南下。1935年后,这批文学流亡者和先期活跃于文坛的东北籍作家穆木天、端木蕻良、骆宾基、李辉英等云集上海,形成了东北作家群的第一次大会合。“光明杂志社”曾邀集在沪的东北作家聚会座谈,《光明》出刊一期“东北作家”专刊,此后又出版由东北作家撰稿的《报告》。东北作家群首次集体亮相,引起文坛的广泛注目。在上海,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受到鲁迅先生的关心、支持和扶植。当肖军和肖红身处逆境,遭遇困难时,鲁迅将他们的《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编入自己主编的《奴隶丛书》出版,并写了序言予以推荐。正是文坛主将鲁迅先生的关心、支持和扶植,东北作家群在上海文坛很快站稳了脚跟并迅速成长起来。后来,马加、辛劳等人也源源汇入这股文学潮流。 东北作家群是一支在流亡中形成的文学潮流。上海沦陷的前夕,他们又一度大批向南方迁徙。1937年8月底,穆木天偕彭慧来到武汉,同年9月和10月,肖军、肖红、罗烽、白朗、舒群、端木蕻良等接踵而至,与早在武汉的高兰、孙陵、金人等人会合。这群东北作家大都居住在武昌城北隅的水陆街一带,过从甚密,他们或一起筹办刊物,或参与组织“文协”,或从事小说创作,或致力于朗诵诗活动,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武汉抗战文艺运动,进行了近一年的战斗。直至武汉沦陷,他们才又一次迁移,穆木天去昆明,肖军到延安,肖红赴重庆,其余的人有的去了香港、成都。在武汉的第二次大汇合后,他们终于星散各地,直到抗战胜利。 对于东北作家群的沿革作历史的考察,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并非自觉结成的文学流派。它并没有完备的组织形式,也没有公开的宣言和口号。可是他们的命运和时代紧密相连。“九·一八”事变以后,他们极为相似的遭遇,造成了他们思想感情的逐渐趋同。他们追踪时代步伐而进行的创作,在题材、主题以及审美倾向上表现出相近的走向。在东北沦陷以后,东北作家群初具雏形,随着一块块国土的沦落,这群作家流离失所,经历着自北而南,北平、上海、武汉、重庆、桂林的多次迁徙,在流亡的艰难中自然形成群体并日益走向成熟。 二、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概貌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先表达出人民愤懑情绪的是李辉英。1932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通过描写某沦陷城市一女学生被侵略日军蹂躏的悲惨故事,表现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抗日情绪。1931年长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万宝山事件,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利用中、朝两国的民族败类制造的一次反华事件,是日本进攻中国的一次武装演习。事件发生后,李辉英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用两个半月时间写成了长篇小说《万宝山》,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1933年3月小说正式出版,尽管这部小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它最早展示了东北人民抗日锄奸的历史画面,是抗战文学的先声之作。李辉英从此走向抗战文坛,以后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夜袭》、《火花》,长篇小说《松花江上》、《雾都》,报告文学集《军民之间》、《北运河上》等,成为抗战期间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作家。 产生了较大影响,并确立了东北作家群地位的作家是肖军和肖红。他们共同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跋涉》。1935年,肖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列为《奴隶丛书》第二种出版。作品通过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战斗的历程,展示了不斗争即死的深刻主题。小说刻划了人民革命军司令陈柱、队长铁鹰、群众李七嫂等勇敢坚毅的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收复失地,誓雪国耻的民族精神,反映中国军民在反侵略斗争中正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这部作品有“中国的《铁流》”之称。此外,肖军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和《江上》,共收短篇小说10篇,作者怀着在创作中“尽可能寻找新的”愿望,广泛地描绘了东北沦陷后的社会生活,刻划了各阶级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江上》描写流浪儿“冒儿眼”和搬运工孔春一家,在残酷的民族压迫下濒临绝境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动人情谊,歌颂了同胞互助互爱的精神。《鳏夫》描写勤劳质朴的守林人金和痛苦的生活和爱情遭遇,在严峻的现实中,他终于懂得了只有反抗才有前途的道理。他的另一部长篇《第三代》,描写辛亥革命到“九·一八”事变间的东北农村生活,刻划了近50个各式各样的人物,生活气息浓郁,也有一定的影响。肖红的《生死场》在题材和主题上是和《八月的乡村》共通的。它描绘“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反映了东北沦陷前后的社会生活。人们曾经是蚊子似的混混沌沌地活着又死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人民在血泊中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