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察日本近现代文学(1870~1920年)的发展轨迹;第二部分是展现中国近现代文学(1870~1920年前后)的历史沿革,重点均在昭示传统文学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向近现代文学转轨的历程;第三部分是对近现代两国文学发展轨迹的相异性作些探讨和评析。考虑到此文主要是面向中国读者,因此第一部分的叙述较为详尽,而第二部分则相对简略。 一 1868年前后,日本的社会政治发生了革命性的嬗变,统辖全国600年之久的幕藩体制在西方列强的威压及内部社会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宣告瓦解,1871年废藩置县的实行,标志着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的正式确立。于内外危机中建立起来的明治政府,在实施内政改革和平治西南之乱的同时,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派遣以岩仓具视为首的庞大使团出访欧美,考察西方的民风政情,积极导引泰西的器物艺技。与这些翻涌起伏的政坛风云相比较,明治初年的日本文坛并未立即显示出其相应的变化。汉文汉诗的写作基本上仍是上层人物学养的体现,而作为市井文学主要样式的“戏作”(似可译为“通俗小说”),则在幕府末年即已日趋衰微,读者日减,统治阶层的人物则将其屏拒于正门之外。其间以假名鲁文的《安贫乐祸》(1871年)和从福泽谕吉的《西洋事情》、《西洋旅行指南》中拮取素材编制而成的《东海道中膝栗毛》(1870~1972年)及以讽谕开化新风的成岛柳北的《柳桥新志》(1875年)较有影响,从中亦可察见明治初年一般庶民阅读口味的变化。 1870年前后逐渐掀起的启蒙运动可以看作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形成期的序曲。甚至可说,若无这幕序曲,日本文学从近世的传统轨迹向明治的现代轨迹的转换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场启蒙运动(关于这一运动形成的契机和背景将在第三部分加以论述。)的主要参与者福泽谕吉、西周、中村正直等几乎都是受过西洋文化洗礼的学界先进。福泽在1865年始将其两次游历欧美的观感著成《西洋事情》一书,首次较系统地向日本介绍了西洋的风情,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尔后又著成《劝学篇》(1871~1876年)、《文明论概略》(1875年)诸书,对整个社会(包括文坛)影响巨大,尤其是《劝学篇》一书至1880年已发行70万册。此外由中村正直翻译的《西周立志编(Self Help)(1870年)及根据约翰·密勒的《自由论》而翻译的《自由之理》(1872年)也在当时激起了很大的反响。由学界先进于1874年成立的“明六社”和于同年创刊的《明六杂志》亦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场启蒙思潮虽然历时颇短,但影响甚巨。在其催发下,文坛中首先形成了一股翻译(或为编译)文学的热潮。其时正处于明治10年代(1880年前后),政坛变局迭出,仁人志士多热心于政治,翻译小说多非取自一流的名著,而大都与政治有关。较有影响的有译自曾是英国政坛大老,又是政治小说家李顿的《欧内斯特·马特弗斯》及续篇《艾丽斯》的《花柳春话》(织田纯一郎译,1878年),其重点乃在于以生动的日常生活来展示西洋风情的实态,问世后即获好评,其时执评论界牛耳的森田思雄称其“使我国小说的趋向为之一变”,①译自司各脱的《莱默摩尔的新娘》的《春风情话》(实际译者为坪内逍遥,1880年)及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川岛忠助译,1879年),后者为日本读者打开了一片新奇的天地。凡尔纳想象诡谲的小说在此后的10年间竟在日本译出了19种,由此可见一般读书界对于新鲜事物的渴求。与翻译接踵而来的是政治小说。政治小说是动荡不息的明治初期特定的文学产物。其中风靡一时的当推矢野龙溪的《经国美谈》(1883年)、柴四郎的《佳人之奇遇》(1885年)(这两部小说尔后于20世纪初由梁启超等译介至中国)。两位作者初始均无意染笔于文坛,青年矢野龙溪深谙英美法律,曾怀抱一腔热血,意欲献身于民权的伸张和立宪政体的实现,与大隈重信共同呼号奔走,欲建立拥护议会政治的改进党,因过于困惫而染病卧床,便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以《经国美谈》一书托出。柴四郎早年曾献身戎马,后以书写战况报告而显露文才,遂又得机游学美国6年,目睹世界政坛风云变幻,便决计以政治小说发抒自己的胸中块垒,遂有如上小说的问世。这类作品虽然迥异于传统的“戏作”,所取的素材及描述的人物场景也都颇新鲜,但毕竟还称不上成熟的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尽管它对于尔后的文坛影响不小。 一般认为,日本文学史上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起点,在理论上是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1885年),在实践上是二叶亭四迷的长篇小说《浮云》(1887年)。《小说神髓》的中心内容是坚决摈弃了将小说沦为劝善惩恶的工具的陈腐载道观念,提出了“小说的主脑是人情,其次是世态风俗”,人生的批评应成为小说的主旨。坪内于是提出了“模写小说”、“写实小说”的概念。这部著作在日本文学批评史上,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意义。自然,其中大部分观念是自西洋引进的,但据有关学者的考证,限于当时的条件,坪内其时所能读到的西洋文艺理论极为有限,主要还是将各方面学识融汇贯通后思考的结果。从理论的完整性而言,差不多与《小说神髓》同时问世的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总论》似乎更胜一筹,但后者主要是别林斯基理论的移译,缺乏建树性。《浮云》作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所获得的成功,在于它既不同于往昔低俗的市井小说,又摈弃了政治理念的图解和渲染,而是将笔触着力于明治新时代普通人的日常人生,尤其在第二编中对主人公文三心理的细腻描绘,已充分具备了现代小说的内涵。在小说语言上,也已较为成功地将书面式的文言和生活中的口语融合在一起,既使小说显得较为凝练流畅,又具有浓厚的新时代的气息。二叶亭所翻译的以单篇形式发表的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部分章节《幽会》和《邂逅》(1888年),以简练、精约、流丽的口语体译出,成功地达到了明治初年以来一直倡导的“言文一致”,对国木田独步等后世的众多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