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2月5日,诗人朱湘在马鞍山采石矶投江身亡。 滔滔的江水虽然吞没了诗人年轻的生命,但是却无法泯灭他那用心血灌溉出来的诗篇,正如他的挚友罗念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不死也死了,是诗人的体魄;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①一生把写诗作为生命的朱湘,他的创作硕果累累,共有四个诗集出版,它们分别是《夏天》、《草莽集》、《石门集》、《永言集》。他的创作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五年,是他诗坛学步时期,即《夏天》时期。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七年是第二个时期。第三个时期是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三年期间,即《石门集》时期。第二个时期即《草莽集》时期,是诗人创作的收获时期。它代表着诗人的创作成就,本文即以该时期为对象论述诗人的诗歌艺术。在这个诗集里收集了诗人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一九二六年四月间诗作三十四首。它是诗人创作成熟的标志,正如女作家苏雪林指出的那样:“《草莽集》虽没有徐志摩那样横恣的天才,也没有闻一多那样深沉的风格,但技巧之熟练,表现之细腻,丰神之秀丽,气韵之娴雅,也曾使它成为一本不平常的诗集。”②《草莽集》的出版,是中国诗坛上的一个可喜的收获,它与《夏天》相比,有了更惊人的进步,它少了一些天真和稚气,多了一些思索和深沉。诗人这一时期的诗作,是以安详的态度,细腻的描写,秀丽的丰神,甜美的气韵来引起读者的共鸣的。它抒写的主潮之一是对美的呼唤,写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四日的《摇篮歌》就是这样的作品: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 一阵阵温风拂上人身, 您瞧日光它移的多慢, 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宝宝, 蜜蜂飞的真轻。 天上瞧不见一颗星星, 地上瞧不见一盏红灯; 什么声音也都听不到, 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 睡呀,宝宝, 蚯蚓都停了声。 一片片白云天空上行, 象是些小船飘过湖心, 一刻儿起,一刻儿又沉, 摇着船舱里安卧的人: 睡呀,宝宝, 你去跟那些云。 不怕它北风树枝上鸣, 放下窗子来关起房门; 不怕它结冰十分寒冷, 炭火生在那白铜的盆: 睡呀,宝宝, 挨着炭火的温。 诗人在这首诗中,用东方人的声音,歌唱了东方人的母爱,并且充分地展示东方人的简朴的生活,它充满了柔和和温暖。 母爱是孩子成长时期须臾不可缺少的空气和阳光,母爱是孩子发展时期须臾不可缺少的乳汁和琼浆。朱湘在他的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描写母爱,呼唤母爱,这是与他的身世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诗人的童年是不幸的,正当他需要母爱的时候,母亲却远离他而去了……在他成长的关键时刻,诗人缺乏的正是这种无比珍贵的,不是任何载体可以替代的伟大的母爱。这与他后来性格的内向和孤僻不无关系。 在这首诗中,诗人是以暗示来抒发感情的。由于诗人在每一个季节之中紧紧地抓住了最具有季节性特征的意象:春天的“蜜蜂”,夏天的“蚯蚓”,秋天的“白云”,冬天的“炭火”,所以全诗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读者久久难以忘怀。诗人在这里是以时间的推移来暗示的:春、夏、秋、冬就暗示着一年。这样全首就暗示着: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不论什么时候,母亲都是在关照着自己的孩子。这种暗示性手法的运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正如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所指出的那样:“作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由读者自己去补充,分享创作之乐,才能了解诗的真味。” 这首诗由于吸收了我国古代词曲和民谣鼓词的讲究韵律节奏的特点,同时又借鉴了西方诗歌整齐而又多变的格律体的长处,造成了一种既整齐多变,又悦耳动听的艺术效果,正如女作家苏雪林所说的那样:“在某一个文艺会上我曾亲听作者诵此歌。其音节温柔飘忽,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你的灵魂在那弹簧似的音调上轻轻簸着摇着,也恍恍惚惚要飞入梦乡了。等他诵完之后,大家才从催眠状态中遽然醒来,甚有打呵欠者。其音节之魅力可想而知。”③朱湘的这首诗,从内容到形式,显得那么柔和和温暖,它的成就是超于一切作品之上的。但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那首节奏徐缓,音调和谐,优美悦耳的《采莲曲》。 这首写于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四的作品细腻地描绘了江南农家少女采莲时的欢快劳动和初恋时的甜蜜情思。是采莲,还是爱恋?是爱恋,还是采莲?诗人朱湘把采莲和爱恋揉和在一起来加以描写,通过采莲来表现初恋时的“羞涩”和“微红”的心理变化以及甜蜜的情意;反过来又以初恋时的甜蜜来映照采莲的愉快,两者互为衬托,相得益彰。更令人欣喜的是诗人把农家姑娘的初恋写得那样含蓄自然,而又含情脉脉,充分地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寥寥数笔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一位美丽的农村少女划着一叶扁舟在溪水中愉快地采莲,“桨声应答着歌声”,她时时思念着心上的人儿,“羞涩呀水底深藏”,“耳鬓边晕着微红”,“虚空里袅着歌音”,千言万语,万般情意都统统溶于采莲之中。 这首诗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强烈的音乐感,也就是朱湘的好友闻一多先生所谓的诗歌“三美”之一的音乐美。朱湘曾经指出:“诗无音乐,那简直是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相等。”他正是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创作《采莲曲》的。 为了造成新的音乐美,他吸取古典诗词和民歌的营养,在诗的音节和用韵上都作了可贵的探索。他比同时期的一般诗人更注意了字音长短轻重的交替和调配,更注意了诗句内部的流动和起伏。朱湘这首诗的音乐美,首先是表现在它的音节上。在诗歌的创作上,有人专门着力于对诗意的追求,有人则专门着力于对音律的推敲。朱湘属于后者。如果说沈尹默、汪静之等人是以浓郁的诗意获得了成功,那么朱湘的诗则是以和悦的音节而赢得了读者的。他诗中的:“‘左行,右撑,’‘拍紧,拍轻’等处便是想以先重后轻的韵表现出采莲舟过路时随波上下的一种感觉。”④诗人已把字音的选用与舟下水波的起伏考虑在一起,使其和谐,足见诗人对诗歌音律的讲究已经到了何种精细的程度,这首诗婉转幽静,飘忽轻扬,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正如诗人的同乡苏雪林女士所指出的那样:“全曲音节婉转抑扬,极尽啴缓之美。诵之恍如置身莲渚之间:菡萏如火,绿波荡漾,无数妙龄女郎,刺小艇于花间,白衣与翠盖红裳相映,袅袅之歌声与伊鸦之画桨相间而为节奏”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