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牌世界性通讯社,法新社、路透社和美联社非常重视新闻业务中的规范化问题。他们制订的有关规范非常全面系统,详细具体,操作性很强。 概括起来,西方三大通讯社的采编工作规范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即对新闻采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新闻采编的基本方法、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等作出规定,或对可能影响新闻报道效果的有关问题予以提醒。 例一:关于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路透社采编人员手册》: 在我们的报道中,准确性高于一切。 切勿歪曲事实,切勿加入不公正的感情色彩,切勿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导语或生动的短语而失去平衡。 记者在搜集材料时必须核对每项事实。编辑必须对报道中前后不一或未注明出处的有争议的说法提出质疑。记者和编辑都必须确保报道的意思和平衡不因使用不精确的文字而受到损害。 如果你对报道中的某个重要事实有疑问,在未弄清其准确性之前不要发稿。如果你对某个次要细节没有把握,而稿子的时效性又很强,那就先省略掉这个细节,发完稿后再去核查,然后予以补充。 《法新社工作人员手册》: 一个通讯社的威望高低取决于它所发布的消息的公正和可靠,以及是否能一贯取信于观点各异的用户。 新闻报道不允许带有成见和偏见。尽一切可能客观地再现事实是通讯社应当遵守的规律,如有违背必遭损失。 通讯社的一切消息都必须有来源。一般说,在导语中就应点明来源。如果消息来源不清或不准,首先应求准而不求快:记者要在核实来源后再发消息。唯一例外的是当某种谣传本身可能就是一条新闻的时候,但必须说明这是谣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交代谣传的范围及起源地。报道遥传消息应该极其慎重。 例二:关于引语的使用。 《路透社采编人员手册》: 引语可以使报道体现人物个性,并给报道带来直接性。在合适的情况下,尽量在每篇报道的前三段使用一段引语。 应该确信你所使用的引语体现了说话人的意思,你对那些可能影响报道内容的意思的形体语言(一个微笑或眼色)作了描绘。 避免使用破碎的引语,除非它有特殊意义。任何这样的部分引语都必须在下文有完整的引语做支持。 引语是郑重的。不要改动引号内的任何东西,但可以删除某些词,前提是这种删除不能改变引语的意思。应该删除那些淫秽的词语。要用删节号表示对引语做了删节。 《法新社工作人员手册》: 绝对的原则是,引号内的话必须是消息来源自己发表或书写的原话。此条原则没有任何例外。 绝不可以把几个零散的词捏成句子并加上引号,好像是在引用某人的原话。 如果对原话的准确性有怀疑,又无法立即核对,就应避免引用全句,而只在你确实有把握的词上加引号。 《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 在直接引述的情况下,你处理素材的方式只能是要么照引,要么不用。同其他事实一样,引语是不能修改的。凡被引号括起来的部分,都必须是新闻人物讲的话。试图通过挪动甚至改换字词以“改进”引文的做法都是重大的罪过和不端行为。你最多只能改正那些小小的语法错误,或者删除那些显而易见的唠叨或毫无意义的重复。 二是对各种新闻体裁的具体要求,即对各种新闻体裁的构成要素、篇幅长短、写作特点等加以规定。 例一:关于快讯。 《路透社采编人员手册》: 特急快讯在向媒体供稿业务中享有最高的优先发稿权。它通常只有三四个词,最多不超过10个词,并交代消息来源。它标有6个星号,没有标题,一般没有电头。例如:特急快讯:官方消息——林肯遇刺。 如果不加电头可能产生混乱,则应加上电头。假如林肯不是在华盛顿而是在巴黎遇刺的,就应该这样写:巴黎特急快讯:官方消息——林肯遇刺。 在特急快讯播发后两分钟内,必须接着播发一条只有一段文字的特急简讯(bulletin)。 《法新社工作人员手册》: 快迅:快讯是用几个词宣布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包括新闻来源在内,快讯不超过一行字。快讯永远不能写好了等待事件发生。快讯是异常少的,要反对滥用快讯的倾向。快讯后紧接着要有后续报道,发回新闻简讯,继续说明事件的发展情况。 例二:关于人物介绍。 《路透社采编人员手册》: 人物介绍是对政治、经济、体育、艺术和娱乐、科技界及其他各行各业中的主要人物所作的自成一体的描绘。 篇幅:500至1000个词,根据其重要性而定。重要的世界性人物可以例外地写得更长。 内容:追求全面。准确的出生地点及日期、文化程度、婚姻和家庭状况、业余爱好、宗教信仰等细节,以及精确的就任、离职及班子改组的时间,发表的著作名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人物介绍的头半部分应该对人物知名度的主要方面做一简明扼要的概述,加上极少的生平细节,这样,这一部分本身就可以当作一篇经过压缩但仍是全面的人物介绍。其余部分应按时间顺序评介人物的职业经历。 《法新社工作人员手册》: 人物介绍(传记消息)可分长短两种。 短的在400个词以内。事件(当选、死亡、得奖等)发生后立即加上导语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