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陕西作家群崛起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陕西是一块文化富矿,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经济发展滞后诸方面优势与劣势并存,深深地影响着作家们的秉赋、气质与文品,并使他们形成共识。如忧患意识,境界与哲理意蕴。女神崇拜,“向内求善”的审美追求,写实手法与故事性。其次,从现实角度看,陕西作家兼容中外文化,大胆实践,刻意求新,勇于开拓和进取,因此成绩斐然。陕西作家群的成功,给中国走向低谷的文坛,放了一颗信号弹——震醒了社会,轰动了世界。 关键词:陕西 作家 崛起 积淀 文化 哲理 兼容 199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几家权威出版社,相继推出了《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八里情仇》、《废都》、《热爱命运》等五部大作,它们全是陕西作家的新著。这几部作品,使静寂的文坛,出现了近几年除股票交易之外所没有的热闹。 “陕军”怎么突然强大起来了?! 本文就是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对陕西作家群的影响 笔者认为,陕西作家队伍的发展壮大,占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关中深厚的古老历史文化积淀和作家特定的生存条件。 (一)、陕西作家群的生存环境与恋土情结 正如评论家王愚所说,陕西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又是一块文化传统丰厚的土地。 历史上的陕西是文化之邦。《易经》、《尚书》、《礼记》、《史记》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西安曾是十二个皇朝的都城,是九州方园人才荟萃之地。虽然这些历史上的人、事早已沉戟千古,但他们的成败、得失、功过,是深埋在浩瀚的历史烟海中的珍宝;“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又为古代中外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通途与契机。至今西部民族的坚韧、顽强、古朴、粗犷、仍可窥见古代民族融合的印记。 但是,元代以后,西安作为京兆的地位彻底失落,从此陷入了冷落、萧条。一种沉重的历史失落感在这块土地上积压下来。 陕作家群就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他们在荒凉、贫瘠、封闭、落后相交互,丰富的古文化与经济满足后诸方面优势与劣势并存的区域间生息着。八百里秦川的平坦浑厚,黄土地的博大浑朴,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人们,都带着与生俱来的豪爽豁达和朴拙。当时代的列车隆隆向前飞奔,改革的春风在陕南陕北大地上引起微澜的时候,作家们的心灵也同样产生过向往都市文明与怀念故土的强烈矛盾。他们没有被涌动的商潮卷走,而是矢志不渝地把根扎在黄土上,扎在区域文化中,把一方山水和风土民情作为描写对象。因此,奔涌在他们心底,流溢于笔端的是一种强烈的恋乡恋土情结。陈忠实的《白鹿原》所描绘的正是十二朝古都所在地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的世俗风情和世纪史;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所写的就是“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①的陕北高原的文化风俗;京夫在《八里情仇》里所展现的是汉水旁、巴山下的陕南风光;程海的《热爱命运》虽然主要着眼于心灵流程,但关中平原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俨然是献给读者的一幅油画;贾平凹的《废都》则是唯一写西安现实生活的,长期积压在人们心中的沉重的历史失落感,经他感悟而衍化成一种“废都意识”②,小说虽不是贾平凹出生的商洛山区的风物民情,但这种广义的乡土情愫,却显得更深沉、厚重。这些长篇,几乎对陕西境作了全景式的观照,作家们并以此为依托,来展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民族发展史,文化演变史,革命斗争史。 (二)、古老文化传统的影响 陕西是华夏土地上的一块文化富矿。这大片富矿对辛勤耕耘的陕西作家群的秉赋、气质,文品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并很自然地形成一定的共识。 1、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生于忧患的民族。从《易·系辞》:“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到《诗经》文人讽谕诗的“我生靡乐”、“忧心如焚”③,及至屈原《离骚》抒政治之忧愤,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这些都说明“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且早已有之,它根源了儒家积极入世思想。 近年来,忧患意识逐渐淡化。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很少见到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能打动人、感化人的作品出现。 而陕西作家群则不同,他们继承了周文王、司马迁等先哲遗留下来的传统,生活的琴弦始终萦绕坚实的黄土地而拨动,音符更多地依附着这块土地上生生息息的人从前的衣、食、住、行而跳跃。在他们的作品里,不仅保持着忧国忧民的民族精魂,同时还注入了新的时代意识——关心社会变革,探讨民族变革的新途。例如《废都》就表现出经烈的“生存焦虑”④。《白鹿原》以共产党员白灵被自己人活埋、《最后一个匈奴》里中共党员杨作新的惨死,对30年代党内左倾路线给革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是以往的文学作品讳莫如深很少涉及过的领域。对“文革”的痛定思痛,《八里情仇》等作品则写得更为深沉。贾平凹《浮躁》中那条“浮躁”的州河,虽然是象征着今天变革时期民族的一种文化心态,象征着我们民族的文化流程,但同时对改革的前途地进行了有益探讨。对官场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揭露、鞭挞,对其危害也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最后一个匈奴》里对“三十里明沙四十里水”⑤的陕北高原绿色及耕地遭沙漠侵袭而渐缩小,表示了极大关注,并剖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⑥的落后穷困原因,探究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发展地方工业是陕北致富之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陕北黄土高原的“生存之谜”、“腾飞之谜”⑧。 2、境界与哲理意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诗是讲究境界的,“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⑨。 中国又是儒、道、释三教盛行的国度。儒家的主旨是积极入世,以“中和”为境界;道家主旨是“出世”,以“虚静”为境界;佛家则主张普度众生,宽大为怀,以“虚空”为境界。 作为华夏文化发源地的关陕一带,相比较而言,道家学说的遗泽比儒、释要深远。道家作为一种古老的政治、军事、人生斗争的智慧体系,对陕军作家的影响莫过于贾平凹了。他的取名,性格、气质、秉赋以及他的创作悟性都与道家思想有关。道家的思想体系与贾平凹的生命本性比较契合。因为贾平凹出身清寒的农家,对于权力垂直上升运动没有切实的洞察,这扇起了他胸中炽烈的权力意志和奋斗欲。自卑与自信、天真与老到、超逸与世俗、恪守旧道德与宣传反封建,在他身上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道家追求“虚静”境界,而艺术总是以“虚”和“静”为基础,以显示真生命的感性形态,体现出生命节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贾平凹在创作中对中国的哲学情致和艺术境界的把握与追求,与其自身的表面羞怯自卑内心好胜自尊的情感世界十分吻合。他的小说“穷极物理,万事皆可入文法”⑩,力求显示“青青翠竹,皆是佛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1)的神圣境界。他的小说中景的描写,情的抒发,总是刻意寻求还原大自然本色的恬淡的无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