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台湾当局基于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及海外华人社会的教育需求,积极鼓励和辅导海外华侨华人子弟和港澳学生赴台湾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海外侨生来台求学持续久、人数多、来源广,对维持台湾与海外华人社会的联系,促进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考察海外侨生赴台升学的发展脉络,剖析其得失、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来祖国大陆就学,拓展侨务对台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50-70年代海外侨生赴台升学回顾 海外侨生赴台升学始于1950年代初。其动因主要是海外华侨的教育需求和台湾当局的政策吸引。50年代,东南亚各国华文学校达到鼎盛状态。由于除了华人创办的南洋大学外,这些华文学校仅是中小学,侨生只有返回中国才能进一步深造。新中国成立之初,积极安置大量归侨学生入学,迄止1953年上半年,接待分发入学的归侨学生就有2.3万人(注:林蒲田主编:《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同时,退守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当局,为了“反共复国”,争取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在华侨教育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于1950年制订《华侨学生申请保送来台升学办法》。规定,凡海外侨生志愿来台升学均可申请保送,免试分发中等以上学校学习。自1951年起,每年在香港招考毕业生,按其成绩、志愿分发大专院校肄业,当年招收海外侨生60人。1953年在台湾学习的侨生数有502人。 为削弱新中国在东南亚的政治影响,构建反共阵营,美国极力支持蒋介石设法大量招收海外侨生。1954年,台湾成立“中美华侨教育委员会”,制定教育援助方案,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扩大招收海外华侨学生。台湾学校每招收1名华侨学生,可获得美援专款新台币2万元。1954-1963年间,台湾各大学共得到美援经费新台币3亿2000余万元,增建各级校舍,充实师资与设备,初助侨生生活费和旅费,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华侨学校教育的发展。赴台升学的海外侨生剧增,在学人数从1954年的1289人逐年升至1960年的高峰值8218人。1951-1960学年度实际来台就读侨生计达15621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99页。)。 1958年,台“教育部”会同“侨委会”颁布《侨生回国就学及辅导办法》,后经多次修订,成为台湾开展侨生教育的基本依据。侨生赴台升学依海外实际,采取申请分发或自行报考两种方式。申请分发由“教育部”侨民教育委员会参酌侨生志愿、成绩及分配学校的名额,核定分发至相应的学校;如人数过多,需举办甄试,择优录取。凡在台湾境内学校毕业的侨生或海外高中毕业生自行来台报考大学者,均应参加相应的高中联考、大学联考。根据优待侨生的有关规定,除少数特殊情形外,参加联考者可享有增加总分20%的优待,统一分发至各级各类学校就读。 针对赴台侨生学业基础较差的状况,1955年,台湾当局在台北县板桥市成立“华侨实验高级中学”,专门招收赴台升读中学的侨生。历年来分至该校的侨生均占赴台升读中学侨生的70%以上(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308页。)。同时,在华侨实验中学合设“侨生大学先修班”,修业年限一至二年,辅导侨生提高基础学科能力,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必要准备。1959年梅贻琦主事台湾教育后,鉴于大学先修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乃将侨生大学先修班附设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师范大学及成功大学,各设一至二班。凡学习理工农医者,分发至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学习法商文教者,分至政治大学、师范大学。1962年,台湾当局决定在台北县芦洲乡道南中学原址单独设校(后于1984年迁至台北县林口乡新校址),使侨生大学先修班自成一体。此外,为培训海外侨校师资,提高其教学水平,从1957年起,台“侨委会”开始委托有关教育机构协办海外侨校教师赴台研习活动。 60年代赴台侨生人数在起伏中略有增长。1961-1964年在学侨生数逐年降至6978人,1965学年度略回升到7162人。这一变化是由于中国大陆复办暨南大学及创办华侨大学,相当一部分海外侨生赴祖国大陆深造。如1965年秋,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在校华侨、港澳学生分别有2201人和2289人。此后,中国大陆因文革动乱,停止招收海外学生。东南亚国家对华文学校的限制越来越严,有的国家则完全取缔华文教育。在此情形下,东南亚侨生纷纷赴台升学。1970学年度,来台就读的侨生有3200人,在学侨生数达到第二个高峰值9776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99页。)。 台湾当局1971年被逐出联合国后,为摆脱其国际上孤立困境,不断强化华侨教育。1973年颁布《回国侨生教育及生活辅导等业务权责划分表》,进一步明确“教育部”和“侨委会”的管理职责范围与具体任务。此后,来台侨生持续增加,至1980学年度,在学侨生数达到11311人。 值得指出的是,台“侨委会”、“教育部”除了举办华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外,1963年还创办海外青年技术训练班。该训练班宗旨是培养海外华侨基层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援外,扩大台湾的海外影响。其招生对象一般为初中毕业,有些科组则须具高中肄业程度。所设课程依华侨青年和侨居地的经济需求而定,以学习农、工、商专业技能为主,同时设有孙中山思想、应用中文、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现代史等有关中华文化的课程。举办这类训练班较长的学校有私立逢甲大学(原私立逢甲工商学院)、屏东技术学院(原台湾省立农专)、私立中国文化大学、高雄工业专科学校、高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第一期至第四期训练班修业时限为1年;从1967年第五期开始延长为1年半;在科类设置上,由最初的农工科,逐渐增设商科。从学员来源地来看,最初几期招收东南亚和非洲的侨生,后来增加了中南美洲的侨生。总体上,训练班学员大半来自马来西亚。至1979年,有关院校所承办的11期海外青年技训班,共招收侨生3237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120~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