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院校素以“文化思想库”著称,它不仅是传承知识与文明的载体,也是感应各种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变迁的中枢。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美国高校兴起的多元文化变革就是青年学生反种族歧视、反性别歧视、反残障歧视和反传统课程设置等权力诉求运动的集中体现,其主旨在于“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使不同民族、种族、宗教、阶层、性别和特殊群体的学生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将多民族的和世界的观点整合于传统课程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接受有关族裔间的差异;发展学生个体的文化多元性,培养他们适当的态度和技能,以应对各种形式的歧视。”(注:Bennett,C.I.(1990),Comprehensive mult-ic 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Boston,pp.11-13.)该变革涉及面广、历时长、影响大,不仅使美国的高等教育而且也使美国的社会观念、民主政治、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会在美国高校率先兴起一场如此轰轰烈烈的多元文化教育变革运动?原因是多方面的。 平等承诺与现实境遇相悖的促发 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的变革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从美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层面分析,虽然美国历来标榜为“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家,其立国之本《独立宣言》与《宪法》曾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然而现实中的民主与平等却极为相对,弱势群体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十分突出。“美国政府在1787年颁布宪法时就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但是,直到184年以后才在现实中实现普选权。由于在种族、性别、财产、教育程度、年龄和居住期限等诸多方面作出限制,黑人、妇女、印第安人以及大约1/3白人男子在相当长时间内被剥夺了法定选举权。直到1870年、1920年和1948年即美国建国94年、144年和175年之后,黑人、妇女和印第安人才在法律上获得选举权。至于选举权的财产资格、‘人头税’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则分别到1856年、1964年和1970年才在法律上被取消。直到1971年即美国建国将近200年之后,才通过第26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不得以年龄为由剥夺18岁或18岁以上的公民的选举权,在法律上实现了普选权。”(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0年美国人权白皮书》。2001年2月27日。)这充分反映了美国非主流群体享受人权的严重滞后状况,他们所获得的现实保障远远落后于法律承诺。在这些弱势群体中,黑人人数最多,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最突出。由此,美国黑人率先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他们要求获得“不是理论权利的平等,而是现实结果的公平”。 民权运动之火点燃了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改革的烈焰,促发了非裔美籍学生要求改革教育机构的强烈愿望。他们要求高校开设反映黑人历史、文化与经验的课程,为他们提供黑人教师和管理人员,满足他们受教育的需求,甚至还要求学校的餐厅供应黑人的传统食品。在他们的带动下,墨西哥裔、亚裔、土著印第安人和波多黎各人也纷纷效仿。这一时期高校教育主旨就是在“保持主流文化正常运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各族裔被忽略的历史,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补偿教育,建立、确认和发展不同族裔学生、师生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团体都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在这其中,就已包含有多元文化教育(表现为多元民族教育)的萌芽了。”(注:Banks,J.A.and Lynch,J(1986),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western societies,London,p.201.) 民权运动为多元文化教育变革提供了诉权方式。民权运动以种族为其诉权的基本单位,开展“群体权利”诉求,这种斗争方式是对美国传统中强调个人权利的一种极富创意的反叛,并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民权运动的成果也为高校多元文化变革奠定了政治基础。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参与权,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政治势力,他们凭借其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推动了一系列重要法案的制订和实施。此外,民权运动还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许多直接与间接的斗争经验。藉此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在校园里进行各种人权问题研究,掀起多种维权运动。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在美国也十分突出。战后美国迅速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步入信息化时代,技术经济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美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但高科技的发展也导致了贫富悬殊的扩大化,经济收入的不平均造成了受教育对象的不平等,上等阶层人员的子女可以在设备齐全、师资雄厚的一流大学里接受教育,而下等阶层的子女往往受限于家庭经济背景,只能就读普通院校。有人曾对1980年美国最有才能的青年占整个青年总数的1/4)的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做过调查,如表1统计: 表1 最有才能的青年:教育程度与社会阶层背景的关系(注:[美]丹尼尔·U·列文,罗伯特·J·维霍斯特著,纪大海等译:《社会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