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2)07-0044-03 近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要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投资的最佳效益,使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根据本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期以后东南亚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实了教育改革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从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两个方面探讨东南亚国家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及时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 一、办学形式、层次逐步丰富多样,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多种形式、多层次办学,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在殖民统治时期和独立初期,东南亚国家的高等教育不仅规模小、结构单一、水平低下,而且主要目标也仅限于培养少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低级官吏和文职人员。随着独立后经济的重建和发展,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所需人才类型亦有所变化,主要是具备和掌握科学技术技能,有现代管理能力,能对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实科性方面的人才,而不再是受过博雅教育的绅士或文人。二战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提出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口号和实践也波及东南亚国家。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适龄青年增加,社会公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这几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东南亚国家不断调整其高等教育目标及政策,采取措施扩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高等教育逐步由主要为社会上层服务的圈子里走出来,面向更大范围的青年和民众。为此,东南亚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扩大高等教育的范畴,增加办学层次,即在巩固发展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科教育,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从而改变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单一的面貌。 印尼原来只有几所大学和学院。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六七十年代,不仅建立了一批国立、私立的大学、学院,还设立了一大批三年制的高等学校和大专院校,这些学校是高等专科教育性质的,开设面向社会需要的各类实用性学科,如农学、园艺、外事、统计、银行学、摄影等。另一种情况是在四年制本科大学、学院中实行“副学士教育计划”,这些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后即可毕业,获得副学士学位。他们毕业后可到社会上工作,也可继续进入“学士教育计划”或“文凭教育计划”继续学习[1](pp.124-127)。菲律宾一千多所高等院校中,专科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占大多数。私立院校中,按其修业年限和实际水平只相当于我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但这些学院开设了许多灵活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中级技术人才。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配合推行的以产业结构调整改革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加坡一方面在国立大学和几所工学院中推行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则大力加强专科教育,以培养工业企业界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除大力扩充两所正规专科学院外,经济发展局又借外国之力,同西德、日本和法国合作建立了三所专科技术学院,新加坡还将成人教育与正规高等教育连结起来,组成一个中高级科技人才教育系统。这样做既可按社会对各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比例培养人才,使社会技术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平衡;又可让成人教育获得出路,起到鼓励成人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多样化的另一个方向是发展研究生教育。泰国国立大学的研究生近年来增加很快。1972年有研究生5565名,1979年达到9400名,约占国立大学学生(不包括开放大学)总数的11%,1987年则有19353名研究生,占大学生总数的16.7%[2](p.3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说是很高了,有些知名大学比例就更高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培养研究生,到1980年只有研究生332人。进入90年代以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了更多的高级学位课程,研究生数快速增加,1990年有研究生1660名,1994年为2700多名,到1999年7月为7240名[3]。 二、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减少人才浪费 相对于层次、形式及其它方面而言,也许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更能直观地反映一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适应、以及适应的程度如何。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的人才结构,从而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判断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高等教育培养的各专业人才的比例,是否适应这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制度,社会需求也对高等学校产生影响,引起专业结构的变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式就业制度,毕业生能否就业主要受制于劳力市场的需求状况。这种情况一方面有利高等教育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难免造成人才的浪费或失业。 根据菲律宾政府编制的《统计年鉴》中1971、1979和1988三个年份的数据看,无论是1970/71年或是1979/80年的学生中,工商管理专业的都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1986/87年虽略有下降,也在32%以上。主要原因是:学工商管理就业门路宽,学费较低,高收入的机会也较多。这多少可以反映这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心理。1970/71年时,教育和文理各科的学会占第二、第三位,而十年之后,却都急剧下降,教育从20.54%下降为8.03%,绝对数字也下降了48000多名,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低,青年,尤其是男青年不愿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文理各科从18.87%下降为8.06%。这一现象同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急剧上升形成鲜明的对比。工程技术类专业从10.35%上升到19.53%,绝对数字更是增长了两倍多。一升一降的两极趋势,是由于经济发展和政府提倡科技职业教育的结果。当然,也反映了文理各科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毕业后难于就业的问题。但是,教育、文理各科的急剧下降,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到1986~1987年,又都回升到了14.19%和14.66%,农、林、牧在1980年以后下降比较利害,虽然工商管理下降的绝对值比农、林、牧高,但它原来的基数大,而农、林、牧本来就只占很小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