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重大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一是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如IT、生命科学、材料技术等,使教育的学术背景处在一个大变动的潮流之中;二是经济的知识化和全球化,特别是科技园区、硅谷等现象的兴起,拓宽了高等教育的视野;三是起飞的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向大学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四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积累了自我革新的动能,形成了一种理念。江总书记把它集中概括为四个字——“与时俱进”。这种理念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累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几年来,在改革和创新理念的引导下,中国高等教育积极主动应对挑战,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在于:同时向大众化和高水平两个方面快速推进,并籍此确定了分层次、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灵活发展模式。现在,全国各高水平大学都在考虑如何通过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使自身办学走向更高的水平。以下内容是根据浙江大学改革的实践而进行的一些思考,以期引起广泛探讨。 一、基于生态特征的学科管理 1、学科具有一种生命体现象:从单个学科的发展看,可以区别它的诞生、成长、盛年期、老年期乃至衰亡。从多个学科之间的关系看,它们可以互为输入、输出,彼此影响,互为营养,并能交叉、繁殖,产生新的学科。 2、在一个学科综合的大学中,学科之间会形成一种生态环境:各学科之间互动,一个学科可以为另一个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营养,形成大学内多条学科生物链。学科之间不仅有链状关系,而且还有环状和网状关系;一条链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如果学科之间存在一对多或多对一的输入、输出关系,就形成网状关系。这样的关系能够加倍地丰富学科的生长点,并加倍地增强学科的共生效应。如果一个学校所含的学科生物链、环、网越丰富,其生态环境就越优越,所含学科的发展机遇就越多,其发展速度也往往越快。 浙江大学并校四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学科的综合化对大学的发展有很大好处。浙江大学现有138个博士点,形成了一个优质的学术生态系统。它能够激发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更全面地成才,也有利于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的研究合作,并有利于建立学科交叉的基地。目前,浙大在光通信、脑科学、生物信息学、集成芯片、微系统等领域组建了一批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发展势头强劲。 3、在学科管理的改革中,抓好广泛的学校交叉能促进学科的整体性繁荣。学科交叉包含多个方面:交叉性科学研究项目和基地;学生交叉性知识结构的培养;教授交叉性兼职,如实行一个教授可以在多个博士点为博士生导师;适时建立交叉性专业或专业方向,如电子商务、生物信息学,等等。 4、一个大学的学科增多了有好处,亦会带来新的问题,关键之一要处理好综合与特色的关系,从而达到发挥综合优势、营造众多的学科共生共荣环境,同时集中优质资源、建造学科“高峰”、冲击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学校层面上的学科建设,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多学科协调发展;二是促进竞争与合作;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重点建设,形成学校的“高峰”学科和特色学科。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学校的合并只能形成学科的“高原”,不会自然形成学科的“高峰”;学科的“高峰”只能靠竞争、改革和投入来实现。“高峰”学科的形成,也可以带动一批相关学科的发展。 5、学科建设是一个从“软”组织成长为“硬”结构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学科的发展往往是从科研项目开始起步。科研有了成果,成果推动人才成长,成果和人才一同造就了学科的基地和环境;学科基地和环境反过来又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产生和人才的成长。这就是学科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学科的各个分枝发展也是如此。对这一循环过程的四个要素(研究、成果、人才、基地和环境)中每一个要素的加强,都可以导致其它要素的加强。 6、在一所综合性大学中,政策与规划要区别不同学科的特色。如对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各种政策,及相对应的职称、聘岗、教学等考核指标,要力争做到区别对待。满足这一要求对综合性大学的组织和管理是一大挑战。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是管理重心下移,这是适应学科多样化发展的关键。当然,在强调政策与规划要适应于学科发展多样化特点的同时,也要保证和坚持学科对竞争的参与和对高水平的追求,讲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而优化有限资源的配置。 二、激励学生主动性的教育管理 中国大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存在两大系统:一是教学教务管理,二是学生事务和学生发展管理。在这两种管理体系中,院、系是中心环节。在教学管理中,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矛盾,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等等。我认为,要处理好这些矛盾,从激励学生的主动性着手,改革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中国传统的大学专业教育常被比喻为生产线,即一个专业教育由一系列课程组成,每门课如同一台机床,学生形同毛坯或部件,经过一系列机床,被加工成一个专门机械——专业人才。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失为一种培养专业对口人才的有效方法。但在新时期,它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方法。其缺陷在于:“加工线”的步骤与途径过于呆板划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缺乏自主性,只能按照设计好的途径被“加工”过关。想想现在制造行业的加工线都发展为FMS,即灵活制造系统和个性化制造,即“批量定制”,我们的专业教学系统当然更应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