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2)03-0105-0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弘扬并建构人的主体性,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目标。 “所谓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运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1]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以培养道德生活的主体为目的;二是以培养道德主体的主体性为其教育内容;三是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发挥其创造性和能动性,以达到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目的。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实现经济、政治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和实践者,社会现代化是靠人去实现的。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一代新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信息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在网络时代里,信息多元、信息变化频繁、信息传播媒介多种多样、社会各阶层(包括学校)很难像过去的时代那样对各种信息进行性质上分类,并贴上正误、真假、有用或无用的标签,以指导或强制人们接受某种带有价值取向的信息。即使政府明确肯定的价值、规范等(具体体现在高校德育教学大纲之中)也往往由于信息价值取向多元、信息变化频繁、传播媒介多种多样而难以发挥指导作用,即使学校明确提出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学生守则之中)也难以为学生所诚实地遵守,因为学校教育的地位不断面临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挑战。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较之学校传播的信息更多变、更真实、更丰富多彩,因而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2](页4)。面对选择的世界,高校道德教育,再也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必须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推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它的发展依赖于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一、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 现代教育理论愈来愈强调教育对象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认为人不是被动、消极的客体,而是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自主人”,强调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也证明了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因此,主体性道德教育应注重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1、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这是培养道德主体性的前提。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存在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认识和评估。“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说,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3](页276)。因此,主体性道德教育首先应注重唤起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因为只有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能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并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意识都以正确的自我意识为前提。同时,只有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生才能确立起自我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外在)教育内容才能变成“为我而存在的”,教育信息才能为大学生接受、内化,大学生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主体性才可能得以充分发挥。 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人的根本是人自身。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4]。这就意味着必须尊重大学生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被爱,变被动为主动。杨贤江先生曾经说过:“主动是成人的,被动是成器的。成人的能够用器,造器、做器的只被人用、听人造。”[5]大学生是用器、造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大学生从道德对于其自身的意义出发,使其自觉地形成道德品质,也只有充分尊重大学生道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助于使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总之,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也才能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样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3、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所谓主体能力,指的是主体驾驭、控制、推动自己不断发展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仅仅具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它主要体现在道德思维能力(主要指道德判断能力、道德理解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思想建构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