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2)01-0010-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即世界性的科技革命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与现有的教育能力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之间的矛盾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之间的矛盾。进入21世纪初期,中国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这两方面的挑战,但挑战的内容和重点发生了变化。矛盾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高科技的挑战表现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市场经济的挑战表现为全球化、产业化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同时市场经济在国内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两大矛盾表现为大众化、终身化、信息化与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矛盾。培养创新人才与原有的大学制度的矛盾。由此带来了高等教育的一些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发展生产力的当务之急。 一、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构成对21世纪高等教育挑战的几个因素: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化与发展 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与80年代比发生了变化,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外延有了新的变化。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投资由一国向多国,由单一的领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市场打破了本国的领域向国际延伸,使高等教育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促使资源的流动、组合与优化配置,产出更高的效益和效率。如跨国公司办学、国际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私有化、国际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经济化,以及加入WTO以后,生源市场的国际化、教育软件市场的国际化、教育产品市场的国际化等等。这些都是80年代初的市场经济在国际范围内的新发展。这些也都赋予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内涵。从高等教育的政治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高等教育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本质属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80年代的跨出国门到今天在高等教育的国际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到占领国际市场,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互换。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由被动到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由被同化,到去“化人”,高等教育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为培养人才参与国际竞争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国际上的一些新的理念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频率传入我国,使观念更新的速度加快,各民主文化、地域特色、多样性与多重性对高等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历史上,每次高等教育的变革都是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经过思想理论准备、把各国先进的理念本土化了以后进行的,如世纪初蔡元培在北大的变革如此,改革开放20年的国际化实践也是这样。国际上的新观念不断转化为现实,如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终身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等等。这些观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另外,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中,经过选择、提炼、升华确立我国高等教育正确的价值趋向,是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的内涵。 2.高等教育经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市场经济的挑战从国内来讲无论是与80年代中期还是90年代初期比都更加严峻。高等教育从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到在市场经济中寻找解决自身问题的出路,从两者的关系上来看,实行教育产业化是一个质的变化。 (1)从国际、国内环境来看,解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与现有的教育能力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的矛盾问题,仍然是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办学资源的不足、办学经费的困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马约尔认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处在危机之中,其中经费是直接威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从1960年的1300万人增加到了1991年的6500万,增加了4倍,在校大学生近30年来增长了10培,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实际拨款并没有增加。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对政府的压力加大,逼迫高等教育寻找“市场”出路。 (2)知识经济的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教育是知识产业,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人力资本是经济的增长点,教育可以盈利,毕业生可以成为商品。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讲,高等教育的生产性、资源消耗性和可经营性都要求把它当成产业来办。学生花钱买知识,学校收钱出售知识商品,提供了按市场运作的合理性。 (3)通过扩招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若全国高校增加200万人的招生,每个人一年的学费按1.5万元计算,一年就会扩大300亿的需求,再加上间接引发的需求,其对需求的刺激可达近千亿。据此国家从政策环境上为市场经济在教育中的运行创造了条件。这是80年代所不可能比的。 3.高等教育动力机制的发展与变化 以信息学领先,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必将改变着教育领域。它不仅提出了新的教育革命的要求,也提出了进行新的教育革命的手段。高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主要的劳动资源。高科技的高效益、高度竞争性、时效性、创造性把教育创新的意义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它引起的新的教育革命主要是: (1)解放了人的智力,解决了培养人的个性问题。体力是没有个性的劳动能力,智力则具有鲜明的个性。智力对生产发展的贡献越大,就越需要劳动者发挥自己的个性。高科技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多样化。它改变了整齐划一的模式,提倡小批量单品种。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按照自己拟定的学习计划进行;学生可以在家里学习;学生做实验可以不必集中在实验室,甚至参观也可以不必集体进行;课堂讨论可以在电脑上进行。集体的学习方式不复存在,真正解决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