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02)04-0025-03 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普遍现象,就是要求大学自主办学,要求大学的法人地位。大学法人化诉求,实际上包含着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国家的大学本来就具有法人地位,但在教育发展中,受到各方面的挤压,法人地位被逐渐削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要求大学法人地位的回归,以保持大学的自主和学术独立,像美国等国家的情况就是这样;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国家公立大学本来有法人地位,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提高事业效率,给大学法人制度赋予新的内涵,将大学更多地推向市场,要求其更加自主地办学,如英国、日本的情况就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主要是指公立大学)本来并没有明确的法人地位,为了搞活系统运作机制,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国家赋予大学法人地位,促使其自主办学,如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就是这样。 不同的情况缘自于不同国家的地区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在美国,现代大学从建立开始,就继承了欧洲大学自治的传统,并取得了公共法人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迅猛发展,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对学校的控制也日益加强,而大学的自主权则不断被削弱。“当今美国,真正有自主权的学校已不是普遍现象,而是例外。”[1]这种状况对于大学的知识创新包含着一种不利因素,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它所隐藏的危机。1992年,经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引入一个新条款,即要求州成立中学后教育实体审定机构,负责审定本州哪些高等院校具有享用联邦政府学生资助项目的资格。该条款的实施在美国引发了激烈的冲突。高等教育界认为该条款的实施将改变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基本关系,大学自治将成为空话。斗争的结果是该条款的终止实施[2]。 而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萧条促使政府进行行政改革,以提高政府行政事务的效率,减少政府财政赤字。行政改革的一项措施便是在公共事业中实行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大学也在其中。实行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的直接目的,是削减公共事业经费,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供需矛盾。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引起了社会的阵痛,但从长远看,倒是较好地解决了高等教育扩张与资源不足的矛盾。独立行政法人的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影响到不少发达国家。而公立大学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在改革之列,尤其在高等教育以公立大学为主体的国家,改革对大学的冲击很大。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大学法人化的改革。在亚洲,泰国、马来西亚、中国,都提出了以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为目标的改革,法人化则是其措施之一。改革的动力源自于社会对高等教育迅速增长的需求。为了解决国家高度垄断所造成的弊端,焕发大学自身的办学活力,缓解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将学校推向社会,部分采用市场方式筹措教育资源,法人制度则是一项有效的法律保障。 由此可见,大学法人化诉求缘于不同的社会矛盾,诉求的主体或是大学,或是政府,它们的方向有时恰好相反。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诉求正在向一个点上靠拢,这就是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寻求合理的定位,大学经营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正在加强政府控制,大学经营政府高度垄断的国家正在引入市场机制。 一、大学法人化的利益 1.大学法人化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大学法人化是高等教育走向市场的产物,它反映的是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与社会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学法人化政策都是在政府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时发生的,社会经济衰退往往是大学法人制度推行的诱因。当然,如果进一步深究,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与社会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在当今是必然发生的。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曾经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随着知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逐渐走出边缘,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也为个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诱人的经济收益。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普遍的需求,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而现代国家庞大的公共消费,使得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解决公共资源短缺成为各国政府共同的课题。日益迅速膨胀的巨大需求和十分有限的公共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公共领域的收缩和公共资源的市场化便成了公共管理的有效政策手段。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也是这样,尽管情况千差万别,但资源不足则是共同的。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它本身的性质也为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多种可能。就其公益性而言,国家提供资源是必须的。而就其非公益性而言,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资源也是应当和完全可能的。尤其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大大超出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社会组织通过吸收高智人群所获得的利益也是超值的,出自利益的考虑,投资高等教育也是明智的选择。 增加总供给,要国家提供全部资源也是不合理的。人力资本的增值,使国家将高等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普通百姓也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提高个人社会收益率的最佳手段,视为个人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