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2)03-0047-04 一、毕业生就业率是检验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核心指标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是对立统一的。尽管从1999年开始,我国逐年大幅度加大高校招生比例,但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窘境及莘莘学子就业心态的失衡,与我国人均大学生比例偏低及人才短缺的理论推断形成了较强烈的反差。在当前高度竞争的就业环境下,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大量扩招后毕业生的就业与就业成本预期、教育的梯度性改革以及我国人才市场的培育问题,均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应该重视的前沿性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供求状况已由昔日的卖方市场转化为今日的买方市场,各类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更为功利化、实用化,具体表现为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不理想。国家教育部44所直属高校1999年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2%,即有18%的本专科毕业生在派遣工作结束时尚未落实就业岗位。据《信息日报》1999年6月22日报载,2000年高校平均初次就业率为76.06%,2001年,有关部门计算出207所高校10个一级学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如表1如示。 表1 10个一级学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学科平均就业率(%) 理学 85.64 哲学 83.96 历史学 81.58 工学 80.25 医学 77.61 法学 76.33 文学 68.92 经济学 68.72 教育学 61.84 农学 52.71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0日。 除了初次就业率明显偏低以外,在这10个学科中具体专业就业也不平衡,说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仍然严重滞后于市场,如理工院校内部,不同学校间毕业生就业率的落差高达90%,导致相当部分专业存在就业危机、就业困难或者就业紧张现象,如表2所示。 2002年应届毕业生还没有具体的统计资料,但从相当部分毕业生求职的初步反馈信息看,就业形势比2001年更为严峻。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实施指导,要求有关部门从优化人员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出发,有计划地吸收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和重要岗位,随着用人单位用人自主化与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变化及其目前错综复杂的就业关系网,国家的这一宏观指导思想已难以左右人才市场的格局。 表2 理工医农类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区间颁布图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0日。 二、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与就业难现象透视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指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投入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前一个困难较易解决,而就业问题较难解决,这正是多年来我国对是否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踌躇不前的主要原因”[1]。我国为适应21世纪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加剧的需要,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短期内人才短缺仍然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往往使经济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规范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尤其是一、二流重点大学毕业生走俏就业市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二是人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仍受户籍管制的影响;三是关系就业严重,用人庸俗化;四是人才高消费倾向越演越烈,人力资源被无谓浪费。 费尔浦斯(E.S.Phelps)等经济学家提出了“职业搜寻”的理论模型,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角度讨论了劳动者不断并持续寻找工作的必要性,失业对劳动者而言是一种必要的投资,这种投资越多,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每个企业劳动报酬不一致、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获得高报酬工作等假定基础上,职业搜寻理论的推理为:劳动者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所获得工作的报酬就越高,但是随着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时间的延长,未来寻找的工作岗位报酬的提高幅度递减,搜寻工作的成本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而递增[2]。 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符合费尔浦斯的职业搜寻理论,我国人才或劳动力市场分割为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或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非正规部门工作没有保障,报酬低下且不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工作条件差、工资低下、环境恶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价位”普遍排弃了非正规部门与农村劳动力市场。因此,高校毕业生或是在城市忍受失业全力以赴搜寻合意的工作,或是不得不追求更高的学历层次。 如果毕业生离校前屈就不理想的工作,则要面临比较高昂的工作转换成本:一是就职时所支出的各种成本;二是离开原单位给当事人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损失与福利损失;三是转换到新单位的过程中必须向原单位支付的违约金及其他交易成本。这样,毕业生就业时一般采取慎之又慎的原则,充分利用搜寻时间寻找适合自己“心理价位”的工作,这是我国高校初次就业率逐年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