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6(2002)02-0075-04 一、背景 (一)区域居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增长与高等学校容纳力之间的矛盾 1.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与高等学校招生量 自1994年,随着全国各级教育学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普通高中招生从1995年至1998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0.25%。相应地,普通高中毕业生从1997年起大幅增加,1997年比1996年增加了8.17%,1998年比1997年增加了13.59%。1999年至2001年三年间,平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9.69%。某些区域内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此,上海市和福建省预计将分别以19.22%、18.47%的速度递增,另有12个省份的平均年增长率将超长10%。[1] 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虽然某些省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大众化教育阶段15%的毛入学率,如1999的江苏省(13%)、1995年的北京市(40.19%)、成都市(15.10%)、乌鲁木齐市(14.60%)。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或者超过15%的城市几乎都是直辖市、各省会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旦从各区域整体角度计算则很低。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除了高等学校内部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充分以外,政府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缺口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北京大学高教所一项关于我国普通(公办)高校现有办学潜力的研究结果(1999年),大多数高校的各类物质资源均处于不足状态,低于教育部核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高等教育经费的主体缺口体现在因扩大招生规模及开展相关配套行动,高等学校新增规模所需的建设性投入量的不足上。 3.居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 规模扩展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这种规模扩展的必然要求,不仅仅源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压力,也来自居民个体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高压力。中国居民中存在着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较高个人需求,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换言之,居民个人高等教育的高需求是全国性的、长期的,几乎不存在地域差异。 促成高等教育在居民中长期高需求状态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家长对子女无论是在经济地位还是文化程度方面的期望值增大;二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目前已超过5万亿元,虽然存款余额中的分配结构问题不容忽视,但总体而言,教育消费的可能性及能力已经增强,而且教育在储蓄目的列表中占据着首要的位置。 (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延续型向集约化渐进型的转变 1.低水平、低附加值市场需求的饱和趋势 这种需求饱和态的直观表征为:第一,产品严重积压,企业库存量增加,产销率下降。第二,低水平、低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设备利用率普遍不足,停产、关产企业和下岗、等岗人员总量迅速增大。第三,企业生产经营窘迫、亏损面较大,亏损程度较严重。以上海市为例,尽管其社会发展程度列居中国各区域的前茅,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高,但是它的“工业内部结构仍很不合理,主要是基础工业与加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仍不高。低水平的一般加工业的产品供过于求,出现相当普遍的产品积压和能力闲置。”[2] 2.深层体现和核心因素 一方面,低水平市场已过度开发,而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中、低档产品依然保持较盛的生产力度,无效供给增加,形成过度竞争的市场;另一方面,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匮乏,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此类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开发呈现空洞密集的状态,竞争不充分,易导致垄断。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两个层次的市场的矛盾,实际上受到“技术层次”这个因素的极大左右。对技术层次现状的了解,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两者关系和前景的角度。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所体现的是高度的生产效率和先进的技术成果,附加值高。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的显著特点,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它的优势在于投资少,见效快,积累快,可以吸纳较多的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易发生畸形化;某个资源优势程度和市场效益高于其他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在生产销售以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出现畸形扩张。 (2)两者的长期并存局面 就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而言,中国各个区域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之后的一种加速状态,尚未达到较高阶段。城市与农村两大市场在需求层次上的一高一低,决定了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较大发后所出现的长期的市场断层需要弥补。同时,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大量富有劳动力需要就业,需要向非农化转移。这些都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存在甚至获得充分的空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点,在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带得到了更为长期的体现。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