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3-0123-06 自从近代大学诞生以后,大学内部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就一直不停地处在变化之中。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力,既有学科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也不尽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学校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导致高等学校课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了越来越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丰富的知识要求、越来越强的技能要求。而要满足这一系列的社会需求,靠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很难完成。二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问题,诸如生命、环境、能源开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某一个学科也是无法完成的。也就是说,现实问题的出现,促使高等学校的课程有必要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是随着各独立学科内部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不断有新兴学科衍生出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后,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出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应当对科学和学科的这种发展趋势有所反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原有课程内容的综合。 目前在各不同国家、不同高等学校中进行的课程综合化改革,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通识教育模式、跨学科研究项目模式和学科重组模式。 一、通识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模式又称通才教育模式,它主要是针对工业化以后高等学校课程过分实用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提出的。现代科学和技术进入高等学校课程以后,功利(工具)主义教育思想基本上支配了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忽略了传统上在高等学校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课程,从而在一段时间内使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备了较多的实用性科学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工作技能,但对人文知识和人文价值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甚至在道德的养成上也出现某些危险的兆头。鉴于此,1929年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提出通识教育模式,取消实用性课程,打破原来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模式,希望学生能够获得融会贯通的知识。 通识教育模式与功利主义教育模式在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前者所钟情的是对典雅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的继续追求,并对工业化以后人们特别是高等学校对实用性知识的过分追求不满。而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则从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强调高等学校的现实适应性。可以说,直到现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斗争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仍有表现,程度上已经有所缓和,二者基本上可以彼此相容,同时并存。而从总体上看,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要大于通识教育价值观。处在两种不同价值观影响下的学生,对彼此文化乃至价值的理解仍然有很深的隔膜。因此,通识教育价值观作为一种弱势的教育价值观,从其诞生的那一日起,就没有停止在大学校园中的呐喊。 随着“现代科技病”的加剧,人们把通识教育看作是提高科技高度发达时代道德水准和文明修养的重要工具,因此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有所凸现。但从深层次看,现在提倡的通识教育含义与赫钦斯时代有较大的差别,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就表现为: 首先,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人们并不排除实用性课程。现代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说明了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已经到了谁也无法否认、谁也无法拒绝的地步。因此,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留下相当重要的一席,已经不是应不应该,而是这一席到底要占据多大分量的问题。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实现高等学校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历史使命,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合理性之一。科学技术类实用课程在现代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其次,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所设置的课程,不仅仅包括传统的人文经典课程,而更增加了旨在促进两种文化相互理解的课程通道,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了不同科类的学生修习以前绝不相通的科类课程的学分要求,诸如文科学生学习一些理科或工科基本课程,理科工科学生修习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实施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式。 第三,目前人们对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或期望,已经不是培养原来意义上的“自由人”或“自由公民”,而是造就在科学技术发达时代的技术、能力和文化修养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在通识教育提出之初,人们的期望是实现传统大学培养古典“绅士”或其他具有高深知识和文化修养的学者,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像柏拉图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已经是绝无仅有的了,人们对通识教育的期望主要在于弥补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的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各方面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道德、甚至生活情趣的养成上与其“专家”“学者”名称不相称的缺陷。从这一点上说,当前的通识教育也开始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功利性与现实性。 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变化,通识教育开始具有了向不排斥专业教育前提下的综合性教育演变的趋势。 二、跨学科研究项目模式 跨学科研究项目模式主要是以跨学科(超学科)问题或项目形式出现,由一批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结成一个或几个课题组,以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同的研究和探讨。这种跨学科项目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把高等学校中的教学与科研联系起来,特别是使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更快地促进大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自学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的学习能够尽快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联系起来。二是在面对和解决跨学科问题或项目时,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已经超越了学科或专业的局限,为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他们会自觉接触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此,他们的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的习得,不是靠增加或选修了哪些通识教育课程得来的,而主要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性实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前几年曾支持了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师联合开设了一门以环境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从臭氧到石油泄漏:化学、环境和你”。从课程的名称中,我们可以推测,这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不仅涉及到环境科学,化学及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也被囊括进来。这类课程不仅自身的发展空间很大,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有很强的作用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