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2)03-0117-0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不断地走向市场化和全球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举措包括在政府拨款中实施招标拨款、合同拨款;施行收费制、成本分担制、贷款制;建立高校成本会计制度;实施依据业绩付酬的薪金制,组建教育银行,发行教育券。全球主义(globalism)的盛行使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革突破了地域限制,世界各地高等学校的改革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在市场化和全球化改革浪潮的冲击下,高等学校组织的属性与职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高等学校的企业性与技术创新职能日益凸现。高等学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何必曰利”的单纯的非赢利组织,而是一种典型的功利性组织与经济组织。从一定意义上看,高等学校已经变成了准赢利性组织。高等学校运行的机理与企业的运行机理不再格格不入。从形态上看,高等学校与企业具有组织同型性(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本文以高等学校与企业的似与不似作为切入口,剖析高等学校的组织性质,以期对高等学校可否实行全价收费制,高等学校可否实行企业化经营等热点问题提供答案,并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一些理论、政策的选择。 一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由于比较和确定了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异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1](p.518)。依据组织产生与发生作用的社会领域的分析,高等学校传统上被视为纯粹的教育组织,而企业被视为纯粹的经济组织,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人们也注意到,高等学校与企业又具有相似的一面,高等学校具有经济的属性,而企业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T.W.Schultz)认为,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教育机构可以视为一种工业部门[2](p.15)。贝克尔(G.S.Becker)指出,学校与企业通常是特定技术人才的替代性来源[3](p.38)。因此,分析高等学校与企业的相似与不似,具有特殊的认识价值和实践功用。所谓相似,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和相似点。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同和变异。只有同,事物之间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事物才能向前发展。相似就是客观事物中同与变异的矛盾统一。事物的相似性是多种多样的,如现象相似、形态相似、性质相似、结构相似、规律相似。通过对相似现象的抽象和归纳,我们可以得出三大相似定律:其一,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似的单元、层次所组成的,其发展都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其二,有了相似的基因、环境和条件,才能产生相似的结果;其三,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似功能越多,作用就越大,应用就越广。相似性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普遍,如仿生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相似分析也是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上述三大相似定律构成了分析高等学校与企业间似与不似的参照系。 组织是一种处于较高有序状态的“实体”。社会组织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大小不同、功能有别的社会组织构成了现代社会运作的主要基础。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组织,以特定的目标和明确的规范协调人的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社会组织可区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高等学校和企业都是一种正式的组织(a formalorganization)[4](p.6)。 美国的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奥尼(A.W.Etzioni)依据组织为使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的控制手段的区别,将社会组织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与规范性组织[5](p.48)。笔者认为,艾兹奥尼的这一分类基本上是客观的、科学的。任何社会对其成员所能采取的控制手段不外乎物理的、物质的与精神的三种,只是某些社会组织对其成员往往同时采用多种控制手段。依据艾兹奥尼的分析框架,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与企业均属功利性组织。高等学校组织对于教师而言具有功利性。高等学校毕竟是教师获得经济来源的职业场所。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靠劳动所得谋求生存的个体。教师在高等学校从事的教育工作是有偿劳动,而不是无偿劳动。教师将经济价值视为高等学校对自己的主要价值。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增加或扣发工资、津贴、奖金及各种奖品等物质的刺激手段来显示组织的威力。企业是更为典型的功利性组织。人不是商品,然而,事实上人们确实按照一定的价格把自己的劳务租借出去。这个价格即是工资率,而且在一切价格中,它是最重要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资是收入的惟一来源[6](p.269)。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也以追求个人收入为目标。 就高等学校与企业同为功利性组织而言,它们是相似的。但是更切近的分析表明,企业是纯赢利性组织,高等学校是准赢利性组织。通常人们将组织分为赢利性组织与非赢利性组织。马西(W.F.Massy)指出,赢利性组织(for-profit organization)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追求收入与成本之间差异的最大化(利润);二是考虑适用的技术、人的因素和规则(生产可能性);三是受投入和产出市场的约束(供求曲线);四是将利润看作积累基金或资助发展或作为红利支付给股东及偿付债券。非赢利性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追求贡献给社会的价值的最大化(效用);二是考虑适用的技术、人的因素和规则(生产可能性);三是受投入和产出市场的约束(供求曲线);四是保持长期收入和支出按平均数计算的实际价值的平衡(资金约束);五是禁止将赢余私自分配给股东[7](p.67)。马西的分析表明,赢利性组织与非赢利性组织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追求最大的利润,后者追求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