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26(2002)03-0057-04 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理念的探讨陡然升温,这对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构筑理性的教育模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就是在大学理念讨论中弥漫着带有复古倾向的“寻根情结”,“反本”有余,而“开新”不足。由于中国现代大学之“本”,是依照西方大学制度建立的,复古、怀旧与崇洋又巧妙地结合。所谓大学理念在表述的时候,多为诗意性的,充斥着漂亮动听的口号。这对于一个向着现代化之目标作强行军的中国大学来说,未必为一个好的兆头。笔者认为,我们探讨大学理念也应以创新为目的,满足大学理念变革中的新诉求。 一、大学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线索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时代精神,它总是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大学制度的变迁而发生变革。大学制度发轫于欧洲中世纪,而专门讨论大学理念的人则是19世纪英国学者纽曼。他在《大学的理念》(1853)一书中将大学定位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训绅士的地方。他以为大学的功用在于“传授”学问,而不在于“发展知识”。故纽曼把大学看作是一个“教学”的场所,一个培育人才的机构,一个保存文化传统的地方,他认为大学的目的是对一种特殊形态之人的“性格模铸”。纽曼的大学理念是对古典主义大学教育思想的发微,其问世之时,也正值古典大学制度没落之日,但其影响却很久远。 18世纪末叶以后古典大学制度式微,大学改革势在必行。德国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远逊于英、法,但大学改革较之两国成功得多,直接原因是德国思想家的大学理念走在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前头。德国理性主义和新人文主义在大学教育领域汇流而击荡出的思想浪花使洪堡等人首先摆脱中世纪的学术传统,标举大学的新理念。其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学的独立性原则,大学师生具有学术和教学的自由;二是教学与学术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从事“创造性的学问”,而不是“传授”知识。洪堡等人的大学理念促使德国率先建立起了现代大学体系,为德意志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洪堡的大学理念在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20世纪30年代所描述的“现代大学理念”中获得系统性的阐述。弗氏肯定了“研究”对大学的意义,但他也没有忽视大学的“教学”属性。他认为,成功的研究中心都不能代替大学,大学之目的不仅仅是发展知识,也在于教育人才。不过,弗氏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缺少关注和敏感。他说:“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想要的(Want),而是社会需要的(Need)。”[1](P3)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首次将高层次的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大学变成社会上一个有支配力量的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形成的“威斯康星思想”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前加州大学校长克尔所著《大学的功用》(1964)一书集中表述了这种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的大学理念。克尔用复数的“功用”(Uses)来讲大学,一方面他要说明大学功用的多样化特征,另一方面提醒人们避免大学的“误用”(misuses)。克尔认为大学必须严肃地审视新的社会现实,今日大学之功能已不只在“教学”与“研究”,已扩及到“服务”。在他看来,今日大学已成为多功能、多面向的多元性组织体。克尔无法用University言尽大学之意。于是自创新词Multiversity(国内一般译为多元巨型大学)。克尔形象地比喻说,纽曼的古典大学像一个居住僧侣的村落,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像一座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城镇,当代的多元巨型大学则像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筹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于1995年出版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Pro-active University)的问题。前瞻性大学的理念要求大学不仅不能作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也不能单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为社会所用,而应成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问题的自觉参与者和积极组织者。1998年10月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进一步提出,大学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使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等等。 二、大学理念变革的新诉求 (一)消解大学理念普适主义追求的倾向 大学作为“知识的制度”从中世纪的古典形态发展为现代形态,所依据的原则就是理性主义。在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德看来,人是理性的存在者,理性的形式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人的一切认识都必然依赖于这样的理性结构,这就意味着人的认识具有普遍性,一切科学知识在形式上具有统一性。现代大学理念的基本内容,如学术自由等,就是建立在普遍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理性主义所构建的理代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真理的客观性、普适性,理性的事物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成为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永恒准则。大学理念探讨中的“反本”倾向也正是这种普遍理性主义价值观的反映,在一些论者看来,只要找回曾长期失落的“大学精神”,大学就会办好。但事实却是,大学制度的发展和现代性所面临的困境证明了大学理念的普适主义追求走到了尽头。导致普适主义大学理念被解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