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2)02-0029-04 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从精英走向大众,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中国高等教育也正处于即将迈进大众化门槛的阶段。随着高等学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日益临近,中国要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已逐渐成为多数人的共识。然而,在人们热衷于谈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候,在近年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却很少人关注大众化时代的精英高等教育问题。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大众化时代应有不同于精英高等教育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但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应如何维持和发展,应如何处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性的关系,却仍然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从精英到大众 中国的高等教育向来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主要目的的。《礼记·大学》开头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古代大学的教育内容与现代大学有所不同,但也是传授当时社会条件下的高深文化知识。中国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之一,就是责望士子成圣贤。在奉行精英治国的中国古代,认为“人人皆可成圣贤”,教育理想是教导学生做到圣贤的境界,提倡一种“成圣教育”。(注:高明士:《唐代东亚教育圈的形成》,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印行,第24D-245页。)科举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读书人作秀才时便以日后当宰臣相期许。尽管大多数人无法实现入仕的愿望,但许多人小小年纪,便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天平下”的理想和抱负。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士绅”或“缙绅”在英语中译为"elite"与“精英”是同一个单词。当时的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只是培养选拔的是政治精英或治术精英而非技术精英。 近代西方高等教育传入中国之后,高等学校也开始重视培养技术人才。当时新型高等学校很少,大学便是造就英才之地。清末大学堂和通儒院的培养目标是造就通才。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大学令》中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专门学校令》也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注:《教育杂志》第4卷第10号,1913年1月。)可见当时无论是大学还是专科学校,所进行的都是精英教育。1931年,中国每万人口中有大学生1人;至1949年,全国有高等学校205所,在校生116504名。此后7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与进退,主要因为受“文革”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在90年代之前是较为落后的。(注:刘海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起伏与进退》,载《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2期。)不过,从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各类高等学校迅速发展,至今已形成世界上第二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正确估算高等教育发展程度是正确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很有必要认真估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当今中国是处于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因为城乡差别巨大,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一些大中城市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北京和上海市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早已超过15%,据说北京市200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注:小华:《北京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11日第5版。)。因此一方面许多农村连高中教育都还稀缺,而另一方面在大城市中却出现了一些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甚至是大众化后期的阶段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种先进与落后错杂并存的复杂状况。 按现行官方的高等教育统计口径,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0.5%,2000年不算自学考试学生,有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9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1.7%(注:瞿振元:《实现教育评价制度的新突破》,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28日第5版。)。2001年有在校生1136万,毛入学率达13%左右。全国“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5年跨入15%的门槛。现在各省市地方政府都热切希望尽快达到15%的毛入学率,多数高等学校在师资和教学条件等方面普遍受到扩招的巨大压力,这与现行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口径还不太科学有关。1998年以前的高等教育统计对中国庞大的自学考试考生全体视而不见,1999年以后有的统计虽将自学考试考生折算算计,但也偏于保守。因为按每年自学考试毕业生作基数,再乘以3或乘以5而算出的大学生数,并不能反映出通过自学考试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的真实规模。据调查,近年来自考生的年龄结构已趋于年轻化,30岁以下考生占考生总数的78.57%,参加助学的自考生占考生总数的54%,从不参加助学的只占25%,其余为只参加少量助学者。(注:《全国考办公布“自考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载《自学考试报》,1999年3月5日第1版。)那些主要参加助学者中有相当部分是民办高校学生或普通高校举办的全日制自学考试辅导班学生,实际上相当于成人高校在校生,不必计算折扣。(注:刘海峰,郑若玲:《自学考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载《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而其余46%的考生,则可按3:1的比例折算在校生。如此计算,2000年下半年690万名自考生中,参加助学的达54%,则有372.6万名在校生,其余考生按3:1的比例,可折算成105.8万在校生,两者合计478.4万人,自考生中约有10%的人没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扣除这部分人后还达430万人,远远高于按现行统计口径所折算的在校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