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2)01-0021-04 根据西方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变动之间的倒U理论,教育扩展一般会先大尔后逐渐缩小收入的不平等。因此,中国目前的高校扩招现象被有些人认为是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起点。由于该理论源于西方社会的数据,它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拟合度有多高?高校扩招是不是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起点?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 一、教育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理论 西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者们在考察了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之后,认为教育的扩展既非一味地扩大收入不平等,也非一味地缩小收入不平等,而是会先扩大尔后缩小收入不平等,即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变动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关系。我国学者也通过跨国横向分析和对英国的纵向分析,对这一结论进行了实证比较,并得出结论为真。[1] (一)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与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所谓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是指随着教育的扩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强的配置能力,他能占据收入较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一般来说,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现代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对教育扩展的需求。我们知道,现代产业的技术和资本越来越密集化,对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级化,这直接导致对简单劳动力即没受过教育或受过教育很少的劳动力的挤压和替代,以及对受过教育的人的需求的直接扩张。与此同时,教育对个人来说是要付出成本的,个人教育成本的筹措,一般有父母和亲戚的赠予或免费贷款,有社会和政府的赞助,但毕竟这些资金来源带有某种配给性,而且,它们也往往难于满足上学的所有开支。由于教育投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存在诸多风险,因此,教育资本市场必然不完全,这就必然导致教育投入的不足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更不平等,因为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投资主要依赖于父母的财富和偏好。 因此,在教育扩展的初期阶段,教育的供给滞后于教育的需求,使受过较多教育的人获得两种益处:一是他们占据着报酬优厚的职位,这既得益于他们有代表着较高生产能力的起始文凭(教育的信号作用),雇主愿优先雇佣他们,又得益于他们有较强的配置能力,即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发现并抓住较好的就业机会;二是他们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能享受某种类似于“寻租理论”中租金的益处。 (二)教育扩展的抑制效应与收入不平等的缩小 所谓教育的抑制效应是指随着教育的扩展,它会缩小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一效应的发挥一是由于教育的迅速发展,二是由于教育分配越来越平等。教育扩展的抑制效应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第一条途径是竞争效应。不同教育层次劳动者的相对工资收入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状况决定的。某一教育层级劳动者的市场竞争越激烈,他们的相对工资收入和该层级教育的酬金就越是下降,他们与较低教育层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就越是缩小,从而社会的收入分配就会变得更加平等。 教育扩展抑制收入不平等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渗漏效应,即有部分受过教育的人被渗漏下来干那些无需接受教育就能胜任的工作。因为,一是由于非竞争集团的存在抑制了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2];二是好的职业毕竟有限,它们根本无法完全接受越来越多的受过教育的人,那些没有被吸纳的受过教育的人只能被渗漏下来。 总之,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倒U型变动,是教育扩展之结构效应与抑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构效应源于教育的供给小于教育的需求,从而源于受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或受过较多教育者与受过较少教育者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抑制效应则源于教育供给大增之后所导致的竞争效应和渗漏效应。结构效应和抑制效应都贯穿于教育扩展的始终,但在前期前者大于后者,在后期则后者大于前者,故在整个教育扩展过程中,收入不平等会先扩大尔后缩小。 二、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特殊性 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的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有其特殊性: (一)教育收益率不高,教育扩展的后劲不足 根据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在教育扩展的前期,教育的收益率应该是不断增长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教育才能不断扩展从而进入后一阶段。同时,在这一阶段内,受过教育的人才在社会中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而在教育扩展的后一阶段,由于教育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过剩,人才之间互相竞争,从而减缓了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的收益率也随之下降。下面,我们据此来分析中国的教育与收入差距问题。首先看1995年与1988年教育收益率的比较结果。 中国1995年与1988年教育收益率的比较[3] 年份 平均教育 女性教育 男性教育 收益率收益率收益率 19955.73%5.99% 2.5% 19883.8% 3.7%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