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如何应对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等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这是高等学校和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大学德育应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应确立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有机结合的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这里所说的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将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当前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除了它符合道德品质生成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外,主要是由学校德育环境的变化决定的。这些变化集中表现在大学生道德感受渠道上。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大增加,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多元化利益格局的产生、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使过去那种大一统的社会文化逐渐为不同形态的文化所取代,从而带来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乃至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课题组的调查:对“幸福就是尽情地享受一切”这一观点,有12.51%的人表示“同意”,24.92%的人表示“有些同意”,35.32%的人表示“不大同意”,27.50%的人表示“不同意”;对“要想赚钱就别讲良心”这一观点,有45.70%的人表示反对,37.61%的人认为“有些道理”,9.99%的人明确表示赞同。(注: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N].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10、364.)在这多元的道德价值世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许多新的价值观念悄然而至,一些旧的道德意识沉渣泛起;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纷然驳杂,多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碰撞冲突。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当代大学生,最容易受道德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环境,他们应如何应对?大学德育应如何应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往的增多,信息量的增大,一些传播媒体在传播健康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大量不健康信息,这些不健康的信息很容易被好奇心强但鉴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吸收。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社会和学校的开放性骤然提高,上网成了许多大学生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据笔者调查,在紧邻我校一条长不足2000米的街道上,密布着14个网吧,其顾客绝大部分是大学生。另据浙江省高校网络文化调查组对我校185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4%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10小时,12%的学生达到10小时以上;网上获得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比重,有27%的学生为10%~30%,10%的学生达到30%~50%。网络技术的日渐普及使大学生从单一的信息渠道走向立体化的信息空间,从线性刺激拓展到全方位刺激。面对日益膨胀和快速传播的信息,怎样使大学生有效抵制不健康信息的诱惑,面对自由度和灵活性显著增强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怎样使大学生控制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是摆在今天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显然,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学德育环境,堵截不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信息的流入,以保持大学这一片“圣洁之地”,只是不切实际的美好愿望,即使做到了,“温室里的花朵”也难以经受实际生活的风浪;只强调灌输主流道德价值观而无视德育环境的变化和受教育者的需求,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不采取任何措施,任凭学生随波逐流,更是教育者的失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教学生学会自己选择道德取向”,(注: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而要做到这一点,大学德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使大学生能以自己的道德鉴别、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去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道德生活。 二、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原则: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有机结合 明确任务是进行正确教育和培养的前提,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必须确立基本德育原则。 我国的学校德育,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价值观的灌输,并形成了基本的德育原则——灌输原则。原本意义的灌输原则是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道德教育原则,它强调教师通过教育,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从外部输入学生心灵之中,以此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这一原则在我国学校德育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也取得过显著的成效。可惜的是,在后来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对灌输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将之绝对化,演变成不分对象、内容、场合的“命令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正是这种僵化的教育方法,引起了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抵触与反感,严重影响了德育实效,至使一些人将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学校德育危机归罪于灌输原则和方法。 正是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近几年来,西方各种道德教育理论诸如认知发展理论、存在主义理论、价值观澄清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等纷纷涌入我国。这些理论以其明确反对灌输,主张自由选择道德价值取向的特点,对我国学校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有人将这些理论奉为解决我国学校德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从理论上看,西方教育理论大都是在回避多元化的价值观,不触动各种多元化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相互冲突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其基本原则并不能简单照搬。从实践上看,我国目前的在校大学生是在以灌输原则为主导的传统德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缺少完全自主的认识、分析、判断道德问题,独立作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和习惯。在如此复杂的学校德育环境中,面对道德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学校、教师如果只鼓励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灌输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和积极引导,而保持价值中立,无异于放任自流。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成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从而陷入道德困境。事实上,西方国家学校德育出现力度不大、效果不佳、措施软弱,以及价值观念混乱,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个人主义盛行等状况都与片面排斥灌输有关。正因为此,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界也有人意识到“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社会里,尽管这种较为古老的直接的灌输方法是无效的,然而,任何道德上放任的企图也没有取得更好的结果”,“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要寻找一条中间路线。它既不强迫年轻人接受一套道德规则,也不给他们这样一种印象,即作出决定完全是一件个人主张或想入非非的事情”。(注:Hall,R.T.Moral Education:A Handbook for Teachers.Winston Press,Inc.,199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