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为高等学校选拔优秀新生的考试手段,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连接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座桥梁。由于高考密切关乎考生的前途利益,因此它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成为教育领域少有的广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自1952年建制以来,高考走过了一条崎岖风雨路,在“文革”中更是遭受重挫,一度被废止;1977年高考恢复后又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引发的议论亦褒贬不一。多数人对高考的巨大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高考为高等学校选拔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新生,为我国的高教事业发展、经济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1997年11月的《人民日报》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的,“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但随着高考竞争所带来的应试教育弊端的加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整个社会开始激愤地抨击“片面追求升学率”,尤其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甚至有人指责高考是“人神共愤的考试”,号召要“炮轰”统一高考,给高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什么高考引发的争论有如此大的歧异?高考指挥棒作用的机制是怎样形成的?这种“指挥”是单向还是双向的?如何发挥高考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是考试的发源地,是一个十分重视考试的国度。尤其是科举考试制度建立后,考试选才更是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澄清吏治、巩固政权、笼络民心的天下“至公”之法。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在教育和考试领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影响已积淀为现实基因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于培养政治人才、发展经济、实现教育民主化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加之考试自身发展规律使然,于1952年建立了统一高考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后,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作为国家干部的“后备役”,由国家实行“三包”(包上学、包分配、包当干部)。转轨为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高等教育逐渐由“三包”转为“三自”(自费上学、自选课程、自主择业),但在劳动力市场上,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仍是进入管理阶层或“白领”阶层的“入场券”。于是,表象上为普通高校选拔新生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成了一项上关国家和民族发展前途、下系民众个人命运,集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制度,因此,极易引起关注乃至引发争论。这一制度经过50年的运作,已被磨砺成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积极功能与消极影响都十分巨大和明显,引发的争论也因此歧异甚深。 在对高考的批评意见中,无论是谈及60年代开始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还是论至近些年的应试教育,无不将其归罪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所谓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是指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围绕高考来运作,“考什么便教什么学什么”,反之亦然。 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考试只是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母体”所包含的众多“子体”之一。但身为“子体”的考试之所以能对其“母体”起到指挥和主宰作用,其形成机制乃是源于考试的竞争性。但凡考试必有竞争,尤其在选拔性考试中。而且,为达到区分与选拔的目的,竞争越激烈的考试,其难度越大。正如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文体八股文,之所以会走向“偏题”、“怪题”的死胡同,就是因为发展到清末,士子们对“四书五经”以及八股文的钻研已达到相当精深的程度,加之科举的竞争太激烈,不出“偏颇”、“怪题”不足以保持区分度来选拔人才,尽管这种命题思路已严重偏离了正轨,甚至到了非理性的地步。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中等教育发展相对迅速,60年代以后,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和考题难度逐年攀升。近几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激烈程度表面上虽有所缓解,但在竞争名牌或本科大学分数段上却依然如故。可以预见的是,即使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高考的竞争性依然会存在,只不过竞争的焦点将由“上大学”转移到“上名牌大学”或“读热门专业”上。这说明,竞争是选拔性考试的本质特征,而且竞争的“水涨船高”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客观规律。 无论人们是渴望“上大学”抑或追逐“上名牌大学”、“读热门专业”,表面反映出来的只是一个纯教育的考试竞争问题,其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使我们不得不将高考指挥棒作用放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认识。从文化上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仍充盈于现代人的头脑;从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上看,赢得高考竞争所带来的人生际遇也是中国古代观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的现代版。因此,根植于社会背景中的高考,便成了高中毕业生面临的第一次强制性的“社会(脑体)大分工”,高考的竞争也便成为人们一生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等社会竞争在教育领域的“浓缩”。正是由于高考具有如此强大的社会功能,只要中国仍需要以高考来制约高校招生面临的人情、关系的困扰,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便必然存在,亦实属正常。从这一意义上说,高考因激烈竞争所招致的同样激烈的社会批评,其实是“替人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