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2)01-0018-07 2001年7月13日,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并庄严宣布,我国要将此次奥运办成绿色奥运,科学奥运,人文奥运。当时,我有所感悟,可以借用这一提法,赋以大不相同的内涵,现代高等教育,也应办成绿色的、科学的、人文的,严格讲,是科学与人文交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现代高等教育。“绿色”妥否?作为探讨。 一、以“绿”育人,而非其他 教育是“育人”,非其他;高等教育,是培育对社会负责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其他。而人是有感情的,有思维能力的,有精神境界的,有个性的,或者概括地说,是有“灵魂”的,因此,教育正是化育人的灵魂的“灵魂工程”。 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孔子指出,“君子不器。”《礼记·学记》指出,大道不器。只有不器的君子,才能掌握不器的大道。器是无感情、无思维能力、无精神境界、无个性的,或者说,无“灵魂”的。再好的“器”,即使是胜过“深兰”机器人的更“智慧”的机器人,它也没有任何灵魂;一旦超过人们给定的数据库、知识库、程序以及有关软硬件所赋予它的能力,它决无其他新的能力与作为。它没有真正的感情,没有真正的创新思维能力,没有“灵魂”。对所育的人,不能只灌死知识,只给死教条,只琢只制,不教不化不育,不升华感情,不开发创新思维能力,使之成为“机器”人。 教育是“育人”,而非“豢养”家禽家畜,非“豢养”宠物。禽、畜、宠物有的可能有感情,但决没有人的复杂与丰富;有的可能有思维能力,但远远不及人的高级,且决不能创新。对所育的人,不是豢养,不是驯服,不是不管是非曲直,而只听凭主人指挥,任其摆布,无自主思维,使之成为“宠物”人。 教育是“育人”,而决非要育“庸夫”、“俗子”或“蠢才”、“呆子”,高等教育更不应如此。这些人,他们的感情庸俗,思维能力低下,精神境界不高,德才也低,混混噩噩,了此一身。教育不能培养如此“灵魂”庸俗,乃至丧失“灵魂”的人。 教育是“育人”,是育“好人”以利人,而决非育“坏人”来害人,高等教育更应如此。有人讲,这些害人的人简直是“衣冠禽兽”,其实,这是污蔑了禽兽,古今中外,“义禽”、“义兽”之事还少吗?“义禽”、“义兽”,忠于主人,忠于职守,以死相许。而这些人最根本的一点,是“缺德”,他们感情卑鄙,灵魂龌龊,为了一已私利,终日算计别人。如果他们思维能力低下,才华浅薄,即“无才”,那么“灵魂”丑恶,危害还有限;如果思维能力超群,才华出众,即很“有才”,那么,“灵魂”不仅丑恶,而且危险;越有才,越危险。无才,则无知、愚昧;缺德,则卑鄙、无耻;缺德而有才,则比缺德而无才更严重,即更“无知”,更“愚昧”,更卑鄙,更无耻,是最危险的“祸水”,是最致命的“灾星”。人而无耻,胡不遄死?!高等教育决不能培育“缺德有才”之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再一次强调了“以德治国”,要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央最近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20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这是我国优秀传统的新发展。美国“911事件”及其后一系列事件,使我们不能不看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极度锋利的今天,更应面对现实,深思未来,极为严肃地思考“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为谁服务的人”这一严峻而重大的问题。 是的,教育是“育人”,是正确“育人”,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培育“好人”、“能人”、“圣人”,是培育“善者”、“智者”、“悟者”,是培育“贤才”、“英才”、“帅才”;决不是与此相反。如同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制定的《宣言》中所提出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即要培育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这种人的感情是高尚而丰富的,思维是正确而富于创新的,精神境界是纯洁而神圣的,个性是健康而完善的,人是全面而又主动发展的,“灵魂”是真正的人的“灵魂”。《大学》开章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本义,这就是指导“灵魂工程”的大道。今天,应该赋予它这样的理解:“明明德”,是培育崇高而丰富的感情,“新民”,是培育正确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那么,“至善”就是融合这种感情与这种思维能力为一体的纯洁而神圣的精神境界,“至善”就是得到全面、主动、健康而完善发展的个性,从而全身心服务于人民与社会主义事业。 育人主要化育什么样的“灵魂”,即培育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思维能力,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什么样的个性?我想,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教育不能忘记人!如果教育忘记了人,忘记了人的“灵魂”,忘记了“灵魂工程”,就是忘记了教育本身,也就是丢失了教育本身的存在意义。这也就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一大义之所在,也就是我国教育法及有关文件明确提出的教育旨在提高全民素质这一要旨之所在。 其实,“育人”可以说主要是开发人的脑,感情、思维能力、精神境界、个性主要源于脑。从脑科学上讲,感情同人的情绪中枢密切相关,思维能力同人的思维中枢密切相关;从人的进化过程看,是先有情绪中枢而后有思维中枢,而且人对外界的反应,是先由情绪中枢而后由思维中枢反应。对人的教育,主要就是对人的脑的开发,对情绪中枢与思维中枢的开发;对人感情的陶治,对人天赋的潜力的开发,情绪中枢尤为重要。 对自然界,一定要开发,一定要保护,这就是要正确地开发。不开发,就是“洪荒”。当人生活在野蛮与无知之中时,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更不能拥有应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只能过着“非人”的生活。不正确开发,就不能保护,其结果就是,第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第二,毁坏自然界的潜力,损害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能力。这样,人与自然界就不能和谐、协调,天人不能合一,而是冲突、敌对,就是开发不“绿”,就将导致人类的倒退乃至灭亡。显然,对自然界不开发,不正确开发,均不可取。对人,对人的脑,也是一样,一定要开发,一定要保护,这就是要正确开发;或者说,要化育“灵魂”。不开发,感情简单,思维能力低下,是“野人”,乃至“狼孩”、“熊孩”,似人而非人;不开发,就野蛮,就“白痴”。不正确开发,不能保护,那就是:第一,污染人的感情,污染情绪中枢,导致人的堕落,人格扭曲,人性丧失,人伦灭绝,社会责任感沦亡,灵魂异化,何以为人?!第二,摧残人的思维中枢,损害思维潜力,窒息灵性悟性,桎梏创新能力,毁坏人的可持续发展性。这就是不“绿”,也均不可取。因为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开发,将导致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界的不和谐、不协调、不合一,乃至分离、冲突、敌对,以致自食其灾难性的苦果。人脑要开发,但必须正确开发,即开发要“绿”,教育要“绿”,这样,天赋的庄严人权,人类进化形成的脑基因的巨大潜力,人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能得以完全实现。什么是“绿”?绿者,自然也,无为也。第一,“顺”人、事、物本身之自然,“扬”此自然的积极方面,不为违背自然之事;第二,“和”人、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共同发展,不为不“和”之事。显然,对人的教育不“绿”,对人脑的开发不“绿”,那么,人同他人、同集体、同社会、同自然界的关系怎么能“绿”?孟子讲“心之官则思”,“心”就是“脑”,不教育,不开发,怎么能“思”?但“心”也会“放”,“放”就是“丧失”,丧失脑固有的可以开发的良好本性,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育不但不能“放”“心”,丧失“心”,污染“心”,摧残“心”,而且要卫“心”,要充分发展“心”的潜力,这是人类累积500万年进化的精华而形成的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心”,即有无比智慧而且有惊人潜力的脑。本文没有谈“体”,决非轻“体”;育出“病”人,育出“死”人,决非所望;何况,“体”之不存,“心”将焉附?“心”、“灵魂”与“体”还互动。然而,“心”、“灵魂”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