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界(包括关心教育的其他各界人士)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是否应大力发展开展讨论。焦点之一是,教育平等问题。笔者以是否平等为线索,对赞成与反对双方的观点作粗略的概括,主要从政治与经济的视角、从我国目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目的的角度、从发展与质量的关系、从高校招生制度以及从学生就业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论争的双方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应该分担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多大的份额才算合理?其二是不管高校扩招多少学生,金钱和权利等特权的介入应该相应限制在一个什么样的“度”?此外,论争双方的观点也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1)论争双方实际上都默认了三个并不完全合理的前提,由此难以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三个前提是:其一,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学生毕业时的学业基础决定了其完成高等教育时的学业成绩,中学毕业时的差生必然是大学毕业时的差生。其二,入学机会的均等等同于学业成就机会均等。其三,高等教育等同于正式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2)论争双方对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和高等教育平等的保障机制探讨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