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1)05-0099-05 20世纪下半叶是欧洲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绝大多数国家走完了自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程。分析欧洲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主要的质量保障模式的形成及特征,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成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已取代“优秀”而成为高校与政府对话的一个主题。欧洲各国普遍关注并大力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60-70年代高等教育过于乐观的增长,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担忧[1]。为了满足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急剧增加和高等教育的民主化浪潮,欧洲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拓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较快地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例如,法国适龄人口入学率由1960年的7.44%,增至1970年的12.23%,再增至1979年的25%。英国由1960年的6.9%.增至1970年的14.4%,再增至1979年的18.8%。西德由1960年的5%,增至1970年的16.3%,再增至1979年的26.5%。随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匮乏,办学条件不足,质量把关不严,结构不尽合理,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随之出现。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第二,欧洲经济持续衰退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构成强劲冲击。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上扬,传统工业老化,海外市场萎缩,失业率增加等原因,使欧洲国家经济进入持续衰退和缓慢增长阶段。为摆脱困境,各国在技术革命的牵引下,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大的调整。这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经济的持续衰退和传统工业的调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新兴工业的崛起,使非技术性就业机会大为减少,技术性就业机会大为增加,迫使成年人必须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这就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源市场,也为高等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欧洲经济的持续衰退,原有以入学人数为标准的投入体制使各国不堪重负,从而导致了80年代欧洲各国削减高等教育经费的浪潮。例如:英国1981-1982学年多科技术学院全日制生均培养费为3800英镑,1985-1986学年降至3150英镑,这一期间大学全日制生均培养费虽有5200英镑,但除去研究费,仅以教学费用计,1980年指数为100,1987年则降至83[2]。与此同时,1979年至1987年英国全日制高等学校学生净增85000人,几乎相当于70年代净增数的3倍[3]。由于欧洲各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府拨款,高教经费的逐年减少和高教规模的不断扩大,迫使欧洲高等教育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第三,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实现对各国高等教育质量形成新的压力。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加速实现,欧洲各国的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将在一个日益扩大的欧洲框架里运作,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一个几乎没有国家藩篱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欧洲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和对熟练劳动者需求的增长,既为雇主在不同国家的高教系统内寻聘毕业生提供了方便,也使希望出国学习的学生能如愿以偿地选择不同的高教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日益庞大的跨国界的学生流动群。1987-1995年,仅欧共体大学生流动计划执行的结果,就有约40万名大学生在欧共体的另一所学校完成了一个被承认的学习阶段;5万名教师到另一所大学授课;1800所高校参加了欧洲合作活动。欧洲一体化实际上为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扩大的竞争场所,它们必须在师资、学生、经费、管理、学术声誉等方面相互展开竞争,通过提供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来增强国家在单一的欧洲市场的竞争力。然而,这对于长期“养尊处优”、相对保守的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最后,高等教育体系不尽合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体系能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各学科、各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能否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是更为重要的质量问题。从总体上看,当时的欧洲高等教育既难以适应科技迅猛发展所造成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也限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发展。法国大学和大学校的双轨制,混杂无序,官气十足,缺乏平等;英国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的二元结构,使政府对高教资源难以有效配置;荷兰高等职业教育(HBO)机构小而多,缺乏竞争力;德国大学生在校平均学习时间长达7-7.5年,辍学率高,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凡此种种,“教育危机”的看法已深入人心,舆论呼吁应限制通过“错误”训练出来的毕业生所造成的结构性“浪费”[4]。 80年代欧洲各国普遍关注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对科技进步、国际竞争力提高以及社会和个体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的结果。它们认为,质量概念具有多维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时期对质量的看法是不同的,但质量作为对事物、产品或工作优劣程度的评价概念,其基本含义应该是精确地或恰好地(Precisely)。质量的存在保证学校系统无论从一种经济的、政治的观点,还是从用户的观点,不管他们是雇主还是直接的消费者如学生,都是在一种满意的方式下运作。在一些国家,质量维护被成功地看作是国家的责任。为了保证高等院校能成功地履行它们的责任,新的国家代理机构应运而生。这就是欧洲各国相继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