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1)05-0061-07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政府公共教育预算增加受到的现实制约,在政府预算之外寻找新的高等教育经费渠道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从世界各国来看,来自非政府渠道的经费在总经费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学费所占的比重迅猛上涨。学费难题成为各国一个政治和政策性和棘手问题。目前,我国学费价格上涨过快已使许多中低收入的家庭不堪重负,教育的高消费严重地制约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因此,如何采取相关措施来改革高等教育学费决策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如何构筑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如何有效地提高公众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不容忽视且数额愈来愈大的一笔支出是孩子的教育费用。我国每年一个学生的学费约占人均收入的80%(城镇居民)和200%(农村居民)左右。公众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有限的付费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的付费意愿严重受挫。 1.学费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收入增长速度,我国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付费能力相对较低 1989年每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是100~300元,1993~1997年大学学费每年以27%的速度递增,1999年比1998年增长了21%。2000年普通高校的收费标准是在4000~6000元之间,比上年平均上涨1000~1500元左右;而艺术类专业高达10000~25000元左右,比1999年上涨2000~3000余元。学费的增幅普遍超过20%。而1989~1999年公众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不到10%,远远低于学费上涨速度。1999年城镇职工年纯收入为5856元,农民年纯收入为2210元。如今,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一般不低于1万元,这笔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就意味着大学生一年所需费用相当于职工年纯收入的2倍、农民年纯收的4倍多。这种失衡的比例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众多家庭无法承受“学费”之重负。尤其对于一些贫困家庭而言,面临的压力不难想象。 1997年,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一个调查高等教育付费能力的课题组,对我国9所普通高等学校的近万名在校大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弹性作了估计:需求曲线函数与供给曲线函数的供需平衡点对应的学费水平均为2883元,需要资助的学生比例为52.28%。这说明在目前的政府财政供给条件下,在对52.28%的贫困学生给予不同程度资助的条件下,人们能够承受的学费水平不高于3000元(计算值为2883元)。乐观估计,2000年人们能够承受的学费水平不高于4000元。可现在平均已经超过5000元,达到居民个人及家庭承受能力的较高值。对广州市民的一项调查表明,家长们最高的可以拿出1万元,最少的只能拿出1000元,平均为3400元。从公众可以承受的最高学费标准看,目前的高校收费标准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有所超出。这还是在全国收入水平较高的广州,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及城市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筹钱上大学将更不容易。 2.大学毕业生的收入预期降低,过高的学费价格超过不上大学的成本,使得我国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付费意愿严重受挫 付费意愿取决于学费水平、付费能力和不上大学的经济成本。据李文利、闵维方对北京地区的部分高校假设学费水平提高后在校学生付费意愿的变化的实证研究表明,伴随着学费水平的提高,受教育者的付费意愿有所降低,而且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受教育者的付费意愿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当学费水平为每学年3000元时,家庭收入水平对受教育者上学可能性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虽然家庭收入水平对受教育者的上学可能性呈现积极的影响,但不同收入阶层受教育者的付费意愿无显著差异。当学费水平超过每学年6000元时,受教育者感知的教育支出负担对其付费意愿的影响不再能够抵消社会经济地位对付费意愿的影响,付费意愿大大降低。研究人员一致的意见是当学费每提高100美元,整个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就学率下降0.5到1个百分点。 我国公众较低的付费能力也直接制约着人们的付费意愿。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利益格局变化很大,改革使一部分干部和职工分流下岗,不少家庭或个人的工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制度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家庭或个人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改革成本,使支出预期增加,城镇居民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增大,对高等教育的付费能力相当有限。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小康型家庭。据国家统计局信息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199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5元,三口之家年均可支配收入为16275元,属小康型家庭。三口之家日常开支按月人均300元计算,一年需10800元,年结余5475元,这5475元要承担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制度改革增加的各项支出。如果把高校学费提高到每年5000~6000元,小康家庭也会力不从心。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高校学费只能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逐步增加。当学费上涨过急过高时,即使提供财政资助,公众付费意愿还是会下降。 付费意愿还有一个更加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当较高的学费价格与不上大学的经济成本进行比较时,即使学费水平较高,但如果不上大学的经济成本明显地超过就学价格,人们的付费意愿也不会降低。而我国接受高等教育获得的经济回报的增加速度没有跟上大学教育费用的上涨步伐。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如果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那么培养一个大学生所需的费用将远远超过不上大学的成本,因此,许多农民对培养孩子上大学失去了信心。目前,一些人高能低就,即高文凭、高能力的人只能干低文凭、低能力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加博士临街点钞、硕士大街卖药等等,使得人们又形成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据了解,去年国家准备了1亿元用来作为学生助学贷款贴息,然而实际发放的助学贷款只有65.4万元,只有20多所学校的2000名学生办理手续。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受阻的原因表面上是由于贷款担保难以解决,但一些家长坦言,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是否能找到好工作?对按期还款缺乏信心。在机关工作的博士毕业生试用期月基本工资515元,硕士毕业生465元,本科毕业生415元,这一点基本工资连自己起码的生活都没法保障,偿还贷款又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