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6;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06(2001)03-0021-04 由于学习理论所阐明的是学习的性质,影响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以及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形成个性品质的一般心理规律,因此,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人们,一直把学习理论视为进行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依据,并用之指导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学行为。目前,中小学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课程改革,而教与学的心理研究便是这场变革的理论基石。随着形势的发展,学习理论也将对高等教育与教学产生影响。一方面,从教育观念看,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又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还要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培养规格看,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社会要获得成功,不仅要具有以接受和继承知识为中心的分析能力,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这说明,以知识经济为时代特征的21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悄然到来,具有不同水平的学生纷纷涌进高校大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和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所增大,这给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具体落实培养目标,实现上述更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大学教师必须学习与掌握现代学习理论,以更新观念,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含量。本文即着重介绍体现时代精神的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构建起来的以“刺激-反应”为核心的联结理论,经过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的拓展与深化,形成近半个世纪在学习理论领域占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者们认为:对外部事件的考察是分析人类学习行为的关键;环境是一种刺激,它是决定人的学习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把这种学习观应用于教学,桑代克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学习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斯金纳则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即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控制(学习任务的编序、强化刺激物的使用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桑代克、斯金纳等人的研究,为有效地控制和塑造人类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由行为主义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内驱力、线索、强化)演化成的教育心理学著名的学习原理(动机作用原理、积极反应原理、及时强化与反馈原理),在程序教学法或计算机教学中得到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今一些教学行为,如大容量、高密度的强化训练;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只重视认知,忽视情绪感受等,或多或少受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派重视刺激、反应、强化的安排与联结,重视可视行为的表现与变化。然而,对于学习者的内部发生何种变化,刺激与反应是怎样联结的等与高等智力学习有关的深层次问题,他们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因此,人们转向对影响学习而又无法外观的内在认知因素进行研究。以感知、理解、顿悟等内在认知活动来解释较复杂的认知行为的,被称为认知主义学派的学习观。从20世纪50年代之后,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认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这些刺激能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因此,原有认知结构是影响当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认知主义学派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强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对学习的影响,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因此,他们提出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组成的学科结构作为教授的主要内容,认为学习最适宜采取发现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基本结构。当然,这种发现仅是一种再发现,而学生的再发现与科学家的再发现仅在程度上存在差别,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领悟或顿悟。 建构主义被人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虽然它是在皮亚杰“认识发生论”、维果茨基“智力发展理论”以及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它是“对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根本超越”[2]。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念是: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的过滤的。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个体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或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或控制。这几点决定了作为了解世界方式的学习所应具有的建构性特征。[3]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突出强调学习的建构性、问题的结构不良性、具体情境性和学习中的社会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学习的建构性。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关的教学研究也经常论及,但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解释了这种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和理解。学习者以长时记忆的内容和信息加工策略为依据,与当前接受到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新的意义。这就说明学习并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可见,这里所说的心理表征的建构是双向的,一是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建构,二是已有知识经验从记忆系统中被提取出来时的重新建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