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沫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从她60余年文学创作道路上,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丰收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爱国主义的、革命的、中华民族的女作家。杨沫的文学创作不仅在内容上是健康向上,充满了革命精神;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多大胆的开拓,具有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从《青春之歌》、《英华之歌》、《芳菲之歌》这“三歌”的创作实践中,杨沫在艺术构思、题材开拓、人物塑造以及美学追求几个方面都显示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在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她的经验对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 艺术开拓;构思;题材;人物塑造 杨沫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知名度很高的老作家。早在1934年,她20岁的时候,就在北京的《黑白》杂志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纪实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在文坛上初露头角。随后于1936年又在上海的《中流》、《大晚报》副刊上,发表了《某家庭》、《死与逃》等几篇反映中国人民悲惨生活和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的短篇小说(署名小慧)。抗日战争期间,她投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火热斗争,使她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写作。直到1950年,才出版了于1948年动笔的中篇小说《苇塘记事》。1958年,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问世,标志着她的创作达到了高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重新焕发了创作活力,连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散文《自白--我的日记》,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以及《杨沫小说选》、《杨沫散文选》等选集。 纵观杨沫的创作道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丰收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爱国主义的、革命的中华民族女作家。”①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她用自己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构筑了一座辉煌璀璨的文学殿堂。在这座不朽的殿堂里凝聚了作家对革命的深刻理解,对先烈的景仰,对战友的缅怀,对人民的热爱,以及作家全身心投入的心血结晶。今天,我们在欣赏赞叹作家所建树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不能不思考她是如何锲而不舍地迈着坚实的脚步走向成功的顶峰,这对于总结作家的创作经验,为繁荣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如果要全面探讨作家的创作历程,总结她的艺术经验,那是需要一部评传式的专著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本文只想在有限的篇幅里就艺术构思、题材开拓、人物塑造以及美学追求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 艺术构思是艺术概括的完整体现。艺术概括是指作家通过虚构、想象等形象思维方法对现实生活(包括各种人物及其复杂关系组成的矛盾、冲突、事件过程等)进行精心提炼,从而达到艺术表现的典型化。艺术构思的任务就是把艺术概括具体化。艺术构思是形象思维的特性之一,它是作家从一定的创作意图出发,对生活材料进行艺术概括的过程中,对具体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等各方面所作的具体、形象的统一思考和策划。艺术构思是进入创作过程的重要准备,“深刻认识实际生活的每一现象所蕴藏的和所显示的阶级的、社会的、时代的深刻意义”,“集中而强烈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治思想内容,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真理”②。小说创作往往以生活的具体感受为构思的起点。当生活中的某一点火花撞击了作者的心灵,便会引起作家的强烈创作欲望和原始创作冲动。我们可以把这一点火花称之为触发点。《青春之歌》这部小说的酝酿时间较长,但真正触发她的构思的是:在冀中游击区,一个难忘的夜晚,杨沫偶然得到一本名叫《牺牲》的革命书籍。这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印的纪念牺牲了的同志的书,书的封面上印着殷红的滴滴鲜血,血滴把封面分成为两部分。上半部是彭湃、赵世炎、张太雷、向警予、罗亦农、王荷波……这些革命烈士英俊、豪迈、栩栩如生的生前照片,而就在这照片和血滴的下面,却是他们被枪杀后躺在棺材里的场景。如此悲壮,如此惨烈,使杨沫深受感动,甚至忍不住掉下滚滚热泪。这一偶然的触发,激起作家的强烈创作冲动,她想要是能把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写出来该有多好,让世人一道感受这种悲壮惨烈的事实,一道去努力推翻致烈士于死地的恶势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触发就没有以后的杰作《青春之歌》。 《英华之歌》的构思也是来自一个偶然触发。当《芳菲之歌》即将付排,并将继续写它的下部时,杨沫的女儿徐然提醒她说:“妈妈,为什么不把《芳菲之歌》下部写成《青春之歌》的下部呢?你可以写成《青春之歌》、《芳菲之歌》和《青春之歌》下部(即《英华之歌》)这样的青春三部曲呀。”③女儿的话使杨沫恍然大悟。她想到,30多年来,广大读者一直关心、企盼《青春之歌》续集的出版,而她这个作者也对广大读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她改变了创作计划,决心写出《青春之歌》的续集,以了却她对《青春之歌》读者的债务。 当然光有触发点是远远不够的,杨沫小说艺术构思的成功还同她的深厚生活积累有关。正像鲁迅所说:“若作者的社会阅历不深,观察不够,那也是无法创造出伟大艺术品来的”④。早在杨沫十一二岁,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一位他家中的常客,年轻的大学生方伯务,后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并同李大钊等20位革命同志一道被绞死。这一惨案给作家幼小心灵以巨大的震动,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从此烙印在她的脑海深处,奠定了她一生信仰的基础。此后,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实践,更使她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感受到爱情的波折,生离死别的痛苦,正是这些纷繁复杂的生活经历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事实证明,一个作家生活素材积累得越丰富,在概括提炼时,就越有用武之地,写出的作品才会有深度和广度,才能有效地发现“触发点”。作家沙汀说:“也只有平常积累得多,当其发现最有本质特征的事物,才能起到点火的作用,把许多零散的东西联成一个整体。可见生活的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东西,非常重要。现炒现卖不是长久之计。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刻刻关心生活,研究生活。”⑤周恩来同志在谈到偶然触发和生活积累的关系时说,“长期积累,偶然得之”⑥。一语道出了“长期积累”和“偶然得之”的艺术辩证法: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才能获取“偶然得之”。杨沫的创作经验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真理。